仓山梁厝村:最美村落的新与兴
梁厝村全景。陈暖 摄
古祠澄波、村田映画、榕荫溪韵……提起位于仓山区城门镇三江口的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不少福州市民都能聊上几句。这片内外兼修、浓浓古韵的风水宝地,是福州的一处网红打卡地,更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从“无梁不开榜”的文盛之地,到市民心中的“都市最美村落”,在梁厝村的探访,让我深深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这本厚重的“书”里,有对历史的珍重与尊崇,更有保护、修复、利用的新曲。
古村:亦耕亦读续文缘
顺着满眼绿意的南江滨东大道一路向前,与“时尚感”满满的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为邻的,便是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阳光映照下,小桥流水、栋栋古厝迎面而来。
梁厝村全景。陈暖 摄
和以前与家人朋友来此地的闲逛不同,这次,我有了“专属导游”,他就是梁厝村文化站的老站长梁振榕。在梁老师的讲述下,我开始在“千年梁厝”里的漫游。
梁老师告诉我,宋隆兴元年(1163年),梁氏五世祖梁汝嘉与挚友朱熹登茶洋鼓岭,于白云峰顶,眺望闽江对岸状若展翅之紫燕的苍翠小山——永盛南里凤山(今梁厝村),朱熹叹称“好一风水宝地也”,建议梁氏迁居于此,后凤山改名为燕山。
梁厝村原名就叫做燕山村,因背靠燕山而得名,在这山水形胜、颇具特色的燕山脚下,梁厝人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
宋朱熹曾讲学于燕山书院。陈暖 摄
“布衣暖,菜根香,唯有读书滋味长”。在梁厝,“耕读”传统盛行,文风鼎盛。宋朱熹曾讲学于燕山书院,并亲题“贻燕堂”三个字,如今贻燕堂作为梁厝宗祠堂号,悬挂在宗祠之中。
梁厝村是理学传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从宋至清共走出27名进士,历史上出现过福州一带“无梁不开榜”的盛况。清代两江总督梁章钜,中国近代科技翻译家梁鸣谦,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守槃、梁敬魁,“二七”烈士梁甘甘,马江海战烈士梁祖勋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一村两院士”“夫妻双教授”被传为佳话。
古建筑风貌。陈暖 摄
在这片梁厝人精心绘就的文化版图上,我了解到,长期的文化积淀,也给村子里留下了不少宝贝,比如千年古刹龙瑞寺、梁氏宗祠、文昌宫、梅涧书院旧址等。据统计,村里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龙瑞寺大殿、永盛梁氏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梁甘甘墓)、文物登记点3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