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一都善山村:此地有崇山峻岭 更有“金果”盈枝

2020-04-17 16:08:03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清一都善山村:此地有崇山峻岭 更有“金果”盈枝

  分装枇杷,发往超市。

  福州晚报记者记者 雷岩平 王光慧 见习记者 王月玲 陈尚言

  12日,一群来自福州市区的游客顺着蜿蜒的山路,来到福清市一都镇善山村半山腰。枇杷树漫山遍野,满枝金黄在风中摇曳,引得游客纷纷拿起手机留影。

  “梦觉只闻铃索响,不知山鸟啄枇杷。”看着眼前的一幕,善山村66岁果农陈依扬跟记者聊起了清代福清诗人林鸿的《枇杷山鸟》。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30多年间,善山村依靠种植枇杷,摆脱了贫困,枇杷成了致富的“黄金果”。

  12日,记者来到一都,探寻善山村致富故事。

  善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村民早年以种水稻和地瓜为生,是名副其实的“地瓜村”。

  “大家都是靠天吃饭、靠山吃饭,所以是山穷、地穷、人穷。”回忆起以前的穷日子,陈依扬感慨万千。

  陈依扬是首个将枇杷引入善山村的农民。上世纪80年代初,他看到莆田很多人种枇杷,便试着从莆田引进几棵枇杷树,没想到枇杷味甜爽口。他索性一举扩种到2000多棵,由此成了全村第一个因枇杷而脱贫致富的人,被乡亲称为“枇杷大王”。

福清一都善山村:此地有崇山峻岭 更有“金果”盈枝

  村民买设备,制作枇杷膏。

  为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善山村村民做了长期努力,先后种植了青梅、柑橘、龙眼、荔枝、橄榄等果树,直到陈依扬引进的枇杷树长出了果。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福州市扶贫工作组来到一都扶贫,经过调研发现一都雾多风小、土层较厚、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枇杷生长。这里的枇杷具有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美爽口等特点。”一都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当时,为挖掉穷根,一都党委、政府提出“耕地保温饱,山地创小康”的发展思路,争取到扶贫资金,全部用来购买枇杷树苗,无偿提供给村民种植,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枇杷业。

  起初,村民热情不高。“枇杷是什么水果?自古以来都种粮,枇杷种多了卖给谁?能填饱肚子吗?”针对村民们的疑虑,村“两委”发动党员干部和部分思想开放的村民带头种枇杷,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陈依扬靠种植枇杷成功脱贫,村民效仿起来。

  一都镇镇长俞强说,很多村民原先在丘陵田地改种了枇杷,“地瓜村”变成“枇杷村”,第一批种枇杷的果农,基本上摆脱了贫困。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