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叶玉冰在福州山区流转近4000亩抛荒撂荒地
第一年,拓荒整地,收支平衡;第二年,台风过境,损失近百万元;第三年,叶玉冰终于盼来了她的丰收年。
水稻丰收,叶玉冰在稻田中喜不自胜。记者 原浩 摄
“今年水稻亩产600公斤,年产量预计1000多吨!”在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的一片金黄稻浪中,50多岁的叶玉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返乡种粮第三年,叶玉冰累计在福州山区流转近4000亩抛荒撂荒地,肉眼可见的变化发生在她身上,除了黝黑的肤色、长茧的双手,她收获了什么?
“醒”过来的山区田
10月中旬,罗源县霍口畲族乡溪前村,嗒嗒作响的农机正忙着收割,一辆辆装满稻谷的小车驶离田地。在一众乡干部的眼中,这是难得的新气象。
“上千亩地都流转起来了,以往操心没人种,今年忙着丈量土地、建设农田,就等着年底算收成。”说起变化,霍口畲族乡干部郑昕璐眉飞色舞。
身处大山深处,离福州市区一个半小时车程,这里的村民组团外出经营石板材生意,到春节才会回来一趟。对着村边野草丛生的田地,乡干部们也直摇头——没招。
这时候,隔壁飞竹镇的种粮大户叶玉冰来了。前两年,她在飞竹镇刘洋、仓前等11个村共计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成效有目共睹。
再次见到叶玉冰,我们仍会被她的热情所感染。她浑身上下像是有使不完的劲,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昂扬地说着她的“种粮版图”。
按照设想,她要将家乡荒芜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采用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并建立“叶玉冰农场”,印制出自有品牌的大米包装。
我们眼前的400亩地,是版图中最为平整的地块,仅占1/10。而更大多数的田地,镶嵌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东一片,西一块,行驶到山脚时,冷不丁又露出一片金黄。
“这块也是,大概100多亩。”可以看到,叶玉冰正试图凭一己之力,“唤醒”这些散落各处的、容易被人遗忘的山区田。
因地制宜的种田经
种田,很大程度上要“和天斗”“和地斗”,有时候还得“和虫斗”。
站在田埂,小蠓虫直钻有缝的裤腿,不一会儿便叮得满腿包。见我们又是跺脚、又是挠腿的,叶玉冰说:“只要不踩田里的蚂蚁窝,都没事。”随后她掀起裤脚,露出了一腿紫黑色的印,“上个月去看医生,他跟我说这都是红火蚁咬的,毒得很。”
叶玉冰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因早早外出打拼,在上海打下基业,再无更多的种田经验。不过,面对咬人的红火蚁,她可以穿上长筒雨靴躲开,但和老天过招,一个字,难。
这三年,叶玉冰没少吃亏。去年台风“杜苏芮”来势汹汹,还引发了稻瘟病,导致大量水稻难逃一劫;今年,同样因台风,稻田倒伏了一大片。
与其被动承受,不如主动应对。叶玉冰下定决心,一定要不断提高技术,去抵抗这种不确定性。
在农业部门牵线下,她对接到了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团队。根据当地土地、土壤性质和气候特点,叶玉冰在专家建议下选择了再生稻、低糖杂交水稻“清优308”等优良品种,提升稻米品质和抗倒伏能力。
丘陵山区一带,机械化难以推广。叶玉冰便积极引入农机合作社专业团队,采用机插、飞播等适合山区作业的机械化耕作方式,还就近建设了烘干厂房,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不断壮大的“种粮军”
做农业,投入高、回报周期长,返乡种粮的第三年,叶玉冰看得更清楚了。
种一亩水稻,政府补贴和投入成本基本持平,但耐不住农资、人工成本日渐上涨。而辛苦大半年刚赚来的利润,又得马不停蹄地投进下一季的产出,一年到头循环往复,手头根本留不住现钱。
“粮食总要有人来种。”比起精打细算自己的小账本,叶玉冰想得更长远,“希望能带动更多乡亲们一起来种粮、种好粮,农业的根脉不能断,粮食安全才有保障。”
年初,黄克干回村时惊讶地发现,不少村民将自家一亩三分地给拾掇起来,纷纷种上了粮食。在外奋斗快二十年,他第一次动了返乡的念头。
“没想到十六七岁学的农机技术现在用上了,比起以前,现在的农机更高级,好操作、效率高。”说干就干,黄克干很快地加入到“返乡种田”队伍中,成为叶玉冰农场的一名农机手,驰骋在熟悉的田间地头。
不仅是黄克干,在飞竹、霍口两地,村民们“家门口致富”的心气也高了起来。三年来,叶玉冰农场累计解决了60多户农民就业问题,又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粮食1000多亩。
在罗源,种粮30亩以上,就是种粮大户。从2022年的30多户,到今年的120多户,叶玉冰的期盼正在变为现实。
一直以来,“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是支撑叶玉冰前行的信念和动力。此前,她一直有种隐隐的担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种地,未来他们吃什么?”后来,她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福建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在一群覆盖老中青多个年龄段的“新农人”中,她找到了共鸣。
“田要一亩一亩耕,路要脚踏实地走。”对于未来,叶玉冰有的,仍是一股向上的冲劲和热情。(记者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