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人才力量 共促乡村发展

2024-12-10 11:21:22  来源:福州日报

汇聚人才力量 共促乡村发展永泰县坵演村是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代表性项目所在地。(梧桐镇供图)

近日,“人才向‘新’而聚,乡村向‘质’而行”——2024年乡村人才振兴民间研讨会在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举行。16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乡村人才汇聚一堂,共商招才引智之策,共谋全面振兴之道,为推动乡村振兴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激发人才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以文化唤醒乡土

重新定义传统村落价值

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周芬芳:

我们在屏南县漈下村引进艺术家团队,实施“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油画教学,尝试用艺术唤醒乡土、用文创激活古村。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打造了十几个创意不同、各具特色的村庄,探索形成“党委政府+能人(艺术家)+古村落+村民+互联网”的屏南文创格局。

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重新定义偏远山村特别是传统村落的价值,要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引擎,充分激活丰富的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和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发展创意,创造出比工业、农耕更具竞争力的产业。

“理想在野”创始人钱小逸:

对乡村感兴趣者的需求是非常多元的,而乡村缺乏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来服务他们,帮助他们把项目留下来。因此,我们在浙江舟山嵊泗黄龙岛发起了一个共建的实验,分为青年营造、文化融合、系统健康等3个阶段。从关注青年创意,让这个地方火起来;到关注文化融合,让这个地方所有的人、所有的群体都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再到让这个健康的系统能够持续成长。

截至目前,30多个项目已经落地或正在落地,包括咖啡馆、餐厅、书店、艺术馆、艺术商店、小酒馆等,吸引了2000多人参与小岛的共建实验。我们也将以这个小岛为模板,探索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抓住乡村特色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免费午餐”创始人邓飞:

永泰有古庄寨,有原生民俗文化和技术积累,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农耕群体生活范式,身处其中能感受到它以往对避祸者的关切和保护,这是永泰的一大特色,也符合当下城市居民寻求清静和安抚的需要,能够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创文旅体验。

乡村发展要抓住一个“特”字,找到每个乡村差异化的点,吸引喜欢这个点的人,然后持续、专注经营,从而形成乡村的不同优势。同时,应持续做好文化传播,眼光不仅仅放在国内,更要投向世界,吸引更多人才前来就业创业。

福建省引凤扶贫服务中心理事长裴锦泽:

为什么我们时常觉得乡村千篇一律?那是因为乡村规划常出自同一套模板。这也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要天天去村里学,要向经济发达地区取经,了解他们是如何培养业态、吸引消费者、优化商业模式的。

乡村发展要实现突破,就要做到抓住当下、预测未来、引领潮流三个方面。青年来到乡村,也要做到“三知三懂”,即知道村里有什么、知道市场怎么样、知道事情怎么做,懂得项目策划、懂得争取资源、懂得获取支持。

广开纳贤之路

让各类人才安心就业创业

阳光学院(福州)校长顾问、福州市闽都英才马彦彬:

人才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要汇聚天下英才,振兴乡村经济,文化的传承、传播、交流和发展是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要大力培养引进人才,聚焦引、育、留、用四个关键环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让地方的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永泰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郑春:

永泰聚焦县域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高站位谋划搭建平台载体,提升乡村人才承载力,让乡村人才有用武之地。积极搭建育才平台,已创建省级学会服务站2家、市级专家工作站6家,培育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建成市级人才驿站1家等。推出“永阳英才卡”2.0版服务体系,提供实用性更强、覆盖面更广的24项人才专属优质服务。建立“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的住房服务机制,设立200名以上规模的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专用编制池和人才子女专用学位池,构建多渠道、广覆盖、全方位的人才保障体系,让各类人才在永泰安心就业创业。

(记者 叶欣童整理)

【责任编辑: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