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产业融合效益凸显

——福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2-04-18 19:31:05  来源:福州日报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产业融合效益凸显

  位于罗源的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是我省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记者 池远 摄

  吴学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多举措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做强“福州鱼丸”“福州金鱼”等品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

  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产业融合是促进产业兴旺有效途径,近年来,福州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农村工作成效凸显,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福州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工作方案及政策措施》《关于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经济平稳发展奠定融合基础。2021年福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2.21亿元,占全省比重超20%,同比增长5.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首位。此外,全市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2021年全市共摸排抛荒撂荒耕地面积9036.99亩,全部实现复耕复种,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强,耕地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9%,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2%。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为多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园区和项目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福州积极创建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先后打造了闽清县梅溪镇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市共有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为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化水平创造条件。全市共有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2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12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27个,数字农业成为带动产业融合新动能。

  新业态带动农村居民增产增收。农业新业态打破传统农业发展单一模式,融入新的生产、经营、营销要素和技术,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迸发强大发展动力。到202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50家。市级及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有107家,其中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1家,数量稳居全省前列。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1元,增长11.2%。

  福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启示

  推广种养结合,促进农业融合发展。福州将农林牧渔业相结合,积极推动农业内部交叉重组,催生一批“高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新业态,包括罗源县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等。福州是享誉全球的“中国金鱼之都”,有金鱼养殖企业70多家,养殖面积2000多亩,年产精品金鱼1000多万尾,占全国高端金鱼出口总量的约90%。福州还建设了全国首创的深远海机械化养殖平台“振渔1号”“福鲍1号”等,新出台加快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海产养殖转型升级。

  建设产业园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近年来,产业园区、产业强镇、产业强村逐渐成为产业融合新亮点,全市累计创建32个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仅2021年,我市就实施191项乡村振兴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1.5亿元;新培育72个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罗源县起步镇上长治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从帮扶政策看,福州持续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一是实施“扶持龙头壮大产业”行动,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的企业给予奖励,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21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27家,带动农户87万户。二是支持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对R&D经费支出大的企业给予奖励。三是加强挂钩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施福州鱼丸品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开设福州鱼丸品牌店30家,举办2021福州“渔业周·渔博会”、菌博会等活动,通过“企业带产业、产业带农户”,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互联网+”,数字助力产业融合。互联网及数字化新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产业融合,让传统农业迸发出新生命力。福州市围绕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从三个方向积极打造数字农业:一是建立数字农业产业基地,全市已建设2个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9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24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二是对列入国家级、省级数字(智慧)农业项目给予奖励;三是向农业农村数据库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平台建设、软硬件支撑系统、密码技术应用方向发力。如,渔博会通过搭建“云展会”平台、设立水产直播基地,打造“线上+线下+直播基地”的渔业展会。

  抢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政策利好产业融合发展。“十四五”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实现乡村振兴、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去年3月来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明确要求,强化产业支撑,引导农村产业向城镇集聚发展。现阶段,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村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消费为产业融合注入动力。农产品消费呈现功能化、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人们对产品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型流通配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农业“互联网+”飞速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绿色制造、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加速创新应用,重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业产业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但福州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也面临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不足、农村投资消费潜力待完全释放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产业链竞争力不强,部分农产品供应链衔接不顺畅,流通环节较多;二是农村地块零散、难以流转,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三是农村人才大量流失,农村企业缺乏技术人才,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呈加剧趋势;四是农业科技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对接不顺畅;五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加上农业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和投资潜力充分发挥;六是投资创业服务不足,农村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盲目性和同质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优化乡村资源配置,营造发展良好环境。针对产业融合资源要素保障不足的问题,要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可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优化产业间要素资源组合配置,通过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二是加快推进形成城乡统一市场,破除资源要素流动障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高;三是畅通科技、管理等要素的下乡通道,把各类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四是畅通社会资本下乡投资通道,激励农业金融机构创新,推动形成各类资本踊跃投资乡村、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培育农村内需体系,促进农村消费升级。针对农村消费和投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要加快培育农村内需体系,可从三个方面补足短板:一是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壮大农业电子商务、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业态,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消费能力;二是扩大农村健康和文化等领域的消费,促进农村消费升级;三是鼓励发展“市民农园”,开展认养农业,帮助更多的城市人认识农业、体验农业,推动农业健康发展。

  科学制定规划,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福州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使规划更好地发挥作用,建议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向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乡村品牌的优秀案例;二是促进城市和农村产业的合理调配,农村产业不一定都建在农村地区,要充分发挥城乡各自区域优势,实现城乡产业融合联动;三是落实税收和金融服务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品种研发、品牌建设等领域,助推农村产业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福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将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把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把着力点放在发展集体经济上,福州农业发展高质高效、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的愿景必将逐步实现。

  (作者工作单位:福州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