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福建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2021-10-19 09:09:57  来源:福建日报

  推进我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刘有升

  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科学制定规划体系,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这为我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何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就属性而言,不但要具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等物质因素,还应兼具让人民“记得住乡愁”等情感归属。就目标来看,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不断满足乡亲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指向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指向城乡的科学统筹发展。就功能来说,立足乡村的历史人文底蕴、生产生活方式,凝练发展特色及优势,实现从“住有所居”向“宜居宜业”的嬗变。

  我省一贯重视美丽乡村建设,牵头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等工程,成绩斐然。截至今年1月,八成以上陆域乡镇半小时内就能上高速,10个县(市)入列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点,进行乡村振兴“百镇千村”试点示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0880元,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高达2万亿元,农村养老设施覆盖率为72%,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公路路长制等工作全国领先。但是,着眼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高度,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依然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短板仍然较明显,与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尚不够匹配。

  福建要美丽,乡村必美丽。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紧扣“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主线,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释放“乘数效应”,推进八闽城乡美美与共、融合发展。

  优化乡村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一是效益优先。“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服务生态省战略,兼顾生态、农业、居住等功能空间,“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绘就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璀璨图景;借鉴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等典型做法,激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二是一体推进。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并举,编制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做好村庄总体布局分类,拟定实用性村庄规划方案。注重示范引领,体系化培育示范村、示范乡、示范县,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营造浓厚氛围。三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摒弃“一刀切”,规避贪大求洋、大拆大建、千村一面等乱象。从乡村自然禀赋出发,依托特色产业、生态及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四是集思广益。杜绝“一言堂”,既邀请规划专家提供智力支撑,也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开门听建议、搞规划,让乡土特色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操控性。

  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宜居”功能。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一要夯实基础设施。合理配置生活生态空间,扎实规范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及环境整治,提升农房品质,美化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着眼于各类村庄的不同需求,靶向施策。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集中供水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探索生活垃圾处理长效办法。二要改进公共服务。审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强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集体产权、林权制度等方面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总结推广泰宁县做法,促进村民住宅规划建设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渐次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加快搭建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普及基层政务、商务信息化,让数字经济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赋能添彩。建好村民公共活动场所,综合利用。立足“三孩生育政策”背景,促进医疗、养老、保险、教育等配套政策落细落实落好,增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发展后劲。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引领财政资金倾斜,设置专项资金;采用金融工具和手段,依托政策性银行设立贷款;加强政府引导,吸引民间投融资。激发乡村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用好用活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政府侧重道路、水利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市场着重于供电、电信和物流等经营性设施供给。

  拓展增收渠道,破解“宜业”难题。第一,打牢产业支撑。产业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要在培育、发展、壮大产业上下更大功夫、出更大实效。聚焦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及自身资源,差异化选择富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及特色产业,增进利益联结。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沿着这个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走下去,让农业更有甜头、农村更有奔头、农民更有盼头。通过“公司+农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朝市场化、规模化方向跨越发展。深入运用我省森林覆盖率66.8%、全国第一的独特资源,发展乡村绿色经济,既促进“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又推进国家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第二,壮大集体经济。安排特色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和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引导乡村盘活闲置资产、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农民和集体的双增收。第三,增加要素收入。激活技术、土地、资本等多样化要素的使用权、收益权,丰富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挖掘就业空间,鼓励就地就近就业与顺畅对接企业结合。扶持乡村商贸,刺激乡村消费。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乡村治理。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实践中,要通过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使农民真正笑起来。一要突出党建引领。要继承及弘扬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阵地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火车头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劲引擎。二要塑造乡风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移风易俗,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及淳朴民风相得益彰、绽放异彩。以缤纷多彩的福建优秀地域文化为滋养,加快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丰富的革命文化、灿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乡村治理,使优秀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交融,厚植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底蕴。三要强化制度规范。健全民主协商、村规民约、乡贤治理、红白理事会、红黑榜、村务公开等村民自治制度,学习推广“枫桥经验”,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