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产业旺、村民富——从日益蓬勃的乡村旅游透视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2021-07-23 17:22: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题:生态美、产业旺、村民富——从日益蓬勃的乡村旅游透视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新华社记者余俊杰、周文冲

  夏日炎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压油沟风景区却是凉风习习,遮天的树木、潺潺的流水与古村落石板房,勾勒出一幅迷人的乡村画卷,令人向往。

  然而,就在几年前,压油沟村还是山东省扶贫重点村,全村76户居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2户,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几年过去,压油沟风景区“变身”为集农事体验、传统民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实现了人人就业、户户脱贫,走出了一条“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之路。

  “以前只靠种地和赶集卖些咸菜,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村民海燕说,随着游客越来越多,通过经营酱菜铺子和线上直播,一年收入就有10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长期以来,缺少整体发展规划、没有产业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

  这些年,河南新乡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探索出一条富有成效的乡村振兴路径。

  距新乡市区不远的杨堤村,保留着各个年代的特色民居,是远近闻名的特色村落。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村落日渐破败。

  “如果缺少合理的整体规划,这些老房子无法变废为宝。”杨堤村特聘的乡村建设专家鲍国志说。

  按照不改农村风貌、保护生态的原则,杨堤村“不砍一棵树,不扒一间房,不填一口塘”,整个村庄保持了最初的自然形态。同时,全程邀请群众参与,使乡村设计符合村民意愿和传统习俗。

  如今在杨堤村,每一栋民居都修旧如旧,过去废弃的宅基地,有些建成了精品民宿,有些复耕为花园、菜园、果园,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乡村旅游、有机果蔬等产业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助推短视频和直播兴起,城乡生产消费关系加速畅通。村民线上推介本地自然风光和优质农产品,为农产品打开销路的同时,吸引了大量游客下乡追求“慢生活”。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更多人在各类平台“云游”乡村景点。在贵州荔波,直播带动当地游客同比增长6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8%。

  与此同时,“线下”配套基础设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板桥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白马镇党委书记刘华松介绍,2015年以前,板桥村只有一条狭窄的盘山土路通往集镇,而且缺水缺电。

  经过多年脱贫攻坚奋战,如今的板桥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依托东西协作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板桥村新建了广场、花池、生态观景平台和观光步道,扶持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相关产业,村里开起了20多家农家乐。

  今年上半年,板桥村连接集镇的乡村旅游公路正式建成通车,曾是乌江白马码头到贵州盐路必经地的板桥村,靠主打古盐路文化游和高山避暑游,真正热闹起来。

  村民谢淑梅经营农家乐,近段时间生意火爆,16个房间每天都订出去一多半。她说:“看这个势头,今年收入会比去年翻一番。”

  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许多贫困小村升级为“小康之村”。如今,各地乡村铆足了劲儿,探索通过精准规划助力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