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团队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记者日前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江西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发现并命名双孢小蘑菇(Micropsalliota bispora)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Paraleccinum pruinatostipitatum)两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霜盖拟疣柄牛肝菌。
该研究成果近期分别发表于《菌物检索》《植物分类》两大国际权威期刊,为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开辟了新路径。这也使得该团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的新物种数达17个。
据了解,双孢小蘑菇为小蘑菇属真菌。与蘑菇科其他类群相比,该属物种的子实体普遍较小,样本采集、处理和观察难度较大。此次发现的双孢小蘑菇,因绝大多数担子产两个孢子而得名,可谓著名的食用菌双孢蘑菇的姊妹种。
双孢小蘑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曾辉介绍,小蘑菇属物种个头较小,小如火柴梗,因此难以作为食用菌加以利用。但它们的学术价值更大,作为根际真菌,小蘑菇属物种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具有重要影响,如某些种类可显著促进药用植物体内芳香成分的积累,有着潜在开发空间。例如,该属物种若能与玫瑰等植物伴生,可增加玫瑰芳香物质的分泌,进而提高玫瑰精油的单产。此类真菌能显著提升薄荷、艾草等药用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浓度,这为开发天然植物活性物质增效剂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或可应用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体系,提升药材品质。
霜盖拟疣柄牛肝菌则为拟疣柄牛肝菌属真菌,命名源自其独特的形态特征:菌盖表面红褐色,上覆一层薄薄的白色粉霜,菌柄表面密覆浅褐色、褐色至红褐色的鳞片,菌盖表皮的菌丝上部分比较纤细,下部分则较粗大。
霜盖拟疣柄牛肝菌的生态价值则体现在森林系统构建方面。据介绍,作为一种外生菌根真菌,霜盖拟疣柄牛肝菌能与壳斗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这种互惠共生的特性使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研究菌根真菌与植物的生态互动模式提供了一条新线索。例如,它们能促进退化林地土壤团聚体形成,为今后的森林退化保护提供新思路。(记者 梁凯鸿/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