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6年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 “汕优63”有何神奇之处?

2024-11-01 09:44:02  来源:福州晚报

10月29日下午,“汕优63”40周年暨水稻种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交流活动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连续16年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 “汕优63”有何神奇之处?谢华安院士作主旨演讲。

今年是被誉为“东方神稻”的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通过省级品种审定40周年。它的培育有哪些故事,它有哪些神奇之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在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作了题为《杂交水稻汕优63的选育与应用》的主旨报告,系统回顾了“汕优63”选育过程、技术路线和取得的成就。

谢华安院士出生于福建龙岩的一个小山村,长大后他投身农业,立志要为了“让大家都有一碗饭吃”的梦想而努力。

我国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推广后,由于稻瘟病抗性不强,尤其是在山区和稻瘟病重病区发病较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为此,谢华安以培育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为目标,开始设计选育抗稻瘟病的恢复系。1972年,谢华安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一起来到海南,成为研究育种的“南繁候鸟”。

在此前的采访中,谢华安曾回忆说,当时为了防止老鼠偷吃稻谷,他和同事经常打着手电、拿着棍子在田埂里守一整夜。

1984年,“汕优63”横空出世,并在福建通过审定。它一出世就备受瞩目,因为它解决了高抗稻瘟病这一关键技术难题。从云南到上海,从海南到山东,“汕优63”在我国16个省份大面积推广。印度、越南、孟加拉国、菲律宾、西班牙、马达加斯加、马里、墨西哥……“汕优63”还在全球4大洲13个国家推广种植。

资料显示,从1986年到2001年,“汕优63”连续16年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据统计,“汕优63”累计推广10多亿亩,增产稻谷700多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600多亿元,并创下杂交水稻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累计种植面积、增产稻谷总量4个全国之最,创造了中国稻作史上的奇迹。1988年,“汕优63”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日入选全国“十大杂交水稻荣誉品种”。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与会院士专家还围绕“汕优63”的历史贡献和水稻“丰产、优质、抗逆、广适”育种目标,分享了新时代水稻育种创新、技术进步和品种更新换代的新思路,为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意见建议,并发布了《中国水稻育种创新福州倡议书》。

展望未来,谢华安希望能带领团队创制高产、优质、抗逆和广适应性的优异种质,培育超级水稻新品种,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实现“绿色、安全高效”粮食生产。(记者 陈木易/文石美祥/摄)

【责任编辑:徐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