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衔:让更多人触摸畲族文化

2024-10-16 07:38:18  来源:福州日报

以芭蕉叶和茶则为造型的脱胎漆器上,描绘了畲医药、畲拳、织布、苎麻、竹竿舞等图案;“叶面”上的“露珠”里,呈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字样——这件《只此畲绿》漆器作品,日前在泉州举办的第五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上荣获金奖。它的作者,是罗源湾谷仓画院创始人郑世衔。

郑世衔:让更多人触摸畲族文化郑世衔带领村民制作漆工艺文创品。刘其燚 摄

“此次我们以畲族生产劳动场景和生活风情的视角为切入点,结合民族团结交融的内容,以脱胎技艺工法绘制漆器作品。”郑世衔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芭蕉叶和竹壳片等材料都取自当地村庄,单是芭蕉叶造型的脱胎技艺就花费了9个月时间。

在作品中融入畲族元素,是郑世衔的“拿手好戏”。在他创办的谷仓画院内,每件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几乎都有畲族元素的融入。2016年,曾在北京、厦门等地当过美术老师、艺术总监、设计师的郑世衔返乡创业,选定了松山镇竹里村这一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将村里一座荒废多年的百年老宅修缮成文创工作室——谷仓画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畲族文化,聆听畲族故事。

郑世衔:让更多人触摸畲族文化获奖作品《只此畲绿》。(受访者供图)

如今的谷仓画院已经成为罗源旅游的热门打卡点。院内浓厚的畲族风情、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创产品以及农民画培训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村民。

画院内展览的艺术作品终究只能用肉眼观赏,如何让游客更深刻地感受罗源的特色文化,成为了郑世衔思考的问题。

“我们正在研发具有罗源特色、能够体现畲风海韵的文创产品,以及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好物,让更多人触摸畲族文化。”郑世衔说,把非遗技术融入当代年轻人的喜好,转化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是他努力的方向。现在,他正在制作茶盘、茶壶、公道杯等文创产品。

郑世衔发动竹里村的闲置劳动力学习漆艺工艺品、畲族农民画、植物拓染、陶艺、书画装裱等制作技艺。其中漆艺工艺品由于工艺程序易拆解,制作过程对村民而言更容易接受,更适合作为产业链发展。经过培训,目前许多村民都已成为其公司的正式员工。

郑世衔介绍,今后谷仓画院还将持续研发新的文创产品,并且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让产品能够立足于文创领域,获得进一步提升,让这一产业能够细水长流发展。“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创作具有罗源特色、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等工艺美术大赛,不断和外界交流,更好地挖掘民族文化。”他说。(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林晋如)

【责任编辑:徐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