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资源禀赋 连江新洋村掘得“五桶金”
利用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在连江县召开年会的时机,笔者去了丹阳镇新洋村。车从连江城区出发,经过沈海高速路,不到15分钟,就出了丹阳高速路口,再行驶5分钟,就到达新洋村。
新洋村全景。陈建国 摄
新洋村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伫立村头环顾,多是三四层高、颇具现代气息的楼房,有些楼房还借鉴了西方建筑的一些元素。村党支部书记陈义煌告诉笔者,前些年,村里不少人去欧美国家打拼,成了新一代华侨。这些年,不少人又回乡创业。
连江是滨海城市,以海见长,新洋却是地地道道的山村,全村298户1086人。陈义煌说:“山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的资源禀赋。”
01 立足资源禀赋办企业兴文旅,村集体掘得“五桶金”
对乡村振兴,陈义煌有独到的见解。这几年,他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挖掘村里的资源禀赋,将村里的能人请回村办企业,发展乡村文旅。
新洋村内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贝里蟹谷。
笔者仔细打量站在面前的陈义煌,他年纪四十出头、身材壮实、古铜色面庞,看起来就让人感觉是在一线摸爬滚打的人。他原本在厦门工作,2018年村两委换届时,作为乡贤被动员回村,当了村主任;2021年村两委换届时,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
既然回乡了,就要为百姓办事、为村里干活,对得起担任的这个职务。笔者和陈义煌边走边聊,从他的话语中,觉得他有干劲,脑子也有思路。
陈义煌带领笔者去了陈氏祠堂。这是村里的古厝,四合院,现在已辟为研学基地。祠堂大厅正面挂着孔子和朱熹像,一批研学的孩子身穿汉服,毕恭毕敬地站在像前向两位先人行参拜礼,诵读孔子和朱熹的语录。老师给学生们讲述孔子和朱熹的故事,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新洋村挖掘朱熹文化,打造特色研学产业。杨柳州 摄
线面、肉燕、豆腐,既是丹阳三宝,也是新洋三宝。祠堂大厅的一侧厢房开设了“三宝博物馆”,介绍线面、肉燕、豆腐的相关情况。看着墙上的介绍,目睹制作“三宝”的实物,笔者更加感受到大自然的赋予和先辈的勤劳智慧。
“研学基地是村两委经营吗?”笔者问陈义煌。“不是,我们将基地租给一家文化旅游企业,年租金5万元。”陈义煌笑着说,这是他当村主任后为村集体淘的“第一桶金”。
学生们在新洋村进行国学文化研学。
陈义煌回村时,村财几乎没有,村干部想干事因缺乏资金而无能为力。他打定主意,要增加村财收入。
将年久失修、几近荒废的陈氏祠堂改造成研学基地,村民会同意吗?陈义煌将想法与村民沟通后,村民都同意。大家说:“房屋要有人气,少了人气就会渐渐腐烂,与其荒了,不如用好。”
陈氏祠堂。
走出陈氏祠堂,极目望去,田野一片青绿。新洋有种黄豆的传统,利用黄豆资源制作豆腐,也就成了“三宝”之一。
笔者走进线面加工厂,透过制作车间的玻璃看到,工人正娴熟地包装线面。他们把线面分成几类,既有在国内销售的,也有出口的。这些年,因为新洋村的水富含矿物质,生产出来的线面和肉燕口感独特,所以出口量不断增加。
线面加工厂。
陈义煌说,在村里创办企业,不仅让村民就业不离村,而且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通过打造“丹阳肉燕+线面”吉祥礼品黄金搭档,延长旅游产业链。
图源:海连江
线面加工厂所在的楼房原本是石材厂和生产队的仓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拆除了石材厂和仓库,将土地租给企业,年租金20万元。这是村集体淘的“第二桶金”。
“村里还有其他企业吗?”笔者问。陈义煌说,村里还引进了农业企业华翔蛋鸡场,年存栏蛋鸡30万羽,年产鸡蛋6000多吨,2020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和福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基地,2021年获评福建省美丽牧场。这是村集体淘的“第三桶金”。
华翔蛋鸡场。图源:海连江
新洋村围绕“农”字发展产业,打造产业链。村民种植黄豆,豆子制作豆腐,豆腐和鸡蛋是制作“肉燕”的原料,实现原材料的“小循环”,降低生产成本。
随后,笔者一行向3A级景区贝里蟹谷生态旅游景区走去。笔者好奇地问:“为什么叫蟹谷,跟蟹有关吗?”陈义煌笑着说:“以前这条溪谷有许多小蟹,不知什么原因,一场台风过后,这里的小蟹少了许多。”
贝里蟹谷。陈建国 摄
坐上电瓶车沿山谷而行,小水电站依旧发着电。母亲与孩子在溪谷中戏水,有的卷着裤腿光着脚丫在水中打水仗,笑声充盈;有的在石缝中捉小蟹,专心致志。“真是亲子游的乐园啊!”笔者感叹道。
“你说对了,承包人就是要将这条溪谷建成一条具有亲子特色的溪谷,体现乡村旅游的差异化。”陈义煌说。
山虽然不是连江乡村游的重点,但丰富了连江旅游资源。贝里蟹谷也是乡贤承包经营。乡贤在外创业反哺家乡,与村委会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投资兴建景区。“红色+古色+绿色”的旅游观光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即便在2021年疫情期间,年接待游客量依旧达25万人次。
贝里蟹谷。陈建国 摄
村两委如何参与景区开发呢?陈义煌说,村里以土地入股,按照村集体占30%股份和年保底20万元的分红模式参与景区建设,年均收入三四十万元。这是村集体淘的“第四桶金”。
旅游发展了,游客增多了,尤其是新洋村处在城市近郊,又紧挨高速公路,到福州市区车程不到一个小时,自驾游客很多。村两委敏锐捕捉到这个商机,依旧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将临近贝里蟹谷的原鳗场地块改造成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还建设了两栋产业楼,村集体可从这个项目中分得约25万元。这是村集体淘的“第五桶金”。
新洋村山清水秀。陈建国 摄
“这样算来,村财年收入有七八十万元。”陈义煌告诉笔者。
02 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为什么以增加村财收入、挖掘资源禀赋为抓手来推动乡村振兴呢?”笔者问道。
陈义煌沉思许久,讲了他的想法:
一是以增加村财收入为切入点,思考谋划乡村发展的整体布局。这些年,我们对乡情作了具体分析。比如,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方面,提出“红色基因、国学文化、科普教育、耕读传统”的整体思路,打造中小学文化教育实践研学基地,整体提升新洋村研学观光产业链。
孩子们在丹阳“三宝”博物馆及农耕文化馆内参观。
二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这里的山、水、土地,都是新洋的财富。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村里的产业,在保护的基础上用好绿水青山,使之成为金山银山,村财从集体资源中获得收益,体现了资源集体所有。说得更透彻些,这就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新洋村贝里溪。
三是有利于村集体对资源的监管和服务。我们采取租赁的方式,但不是一租了之,而是在确保保底收益的基础上,与企业收益挂钩,村财收入与企业效益捆绑在一起,增强了村两委服务企业的主动性、监管的责任心,避免企业对资源的破坏,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
四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我们把村集体资源租赁给企业,经营完全由企业作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这样厘清了村两委与企业的关系。
图源:海连江
陈义煌的这番话,让笔者受到极大启迪。
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村民如何参与其中呢?“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乡村发展一定要让村民有获得感,这样才能提高村民的积极性。”陈义煌说,目前,村民已经办起5家农家乐和特色餐饮,提供了25个就业岗位,辐射景区周边村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村民达300多人,为5家困难户提供解困摊位,增加困难户的收入。
对于未来,陈义煌信心满满:“随着现代物流城加速建设,人口集聚度进一步加大,到福州路程更短且不用交高速公路费用,会有更多游客到新洋来。”(作者: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筱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