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首次尝试“水稻+禾虫”种养模式
如何让老福州喜爱的这道美味不绝版
福州首次尝试“水稻+禾虫”种养模式
眼下,正值中稻插秧季。在罗源县西兰乡岭头村,刚犁完的水田里,即将迎来新“房客”。这回,率先入住的不是“老熟人”水稻,而是一批刚从广东运来的禾虫苗。
田间,三两工人拿着小铲,从蓝色胶盆中取出一坨坨被淤泥包裹着的禾虫苗,像插秧一样,插进浑浊松软的水田里。“这片试验田共3亩,计划投放100万尾禾虫苗。”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游小艇告诉记者,这是福州市首次尝试在稻田间投放禾虫苗。
技术人员田间指导禾虫苗投放。记者 蓝瑜萍 摄
禾虫,又名疣吻沙蚕,被称为“水中冬虫夏草”,集中分布在暖温带沿海河口地带,由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常被作为一种鲜美食材搬上餐桌,历来价格不菲。
“福州人都称作‘流蜞’。”游小艇说,流蜞在福州闽江口琅岐岛、龙祥岛及罗源鉴江一带均有分布。但是,随着环境问题及盐碱入侵,河口地区自然分布的禾虫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这次把它‘搬’到丘陵地带的稻田里,既是探索‘水稻+禾虫’种养新模式,也是进一步摸清禾虫的生态习性。”
游小艇介绍,禾虫和稻田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在广东,禾虫的性成熟期就集中在禾苗抽穗扬花的季节。“水稻种在禾虫生长的田间,其根系能向土壤输送氧气,腐烂的稻根可以为禾虫提供‘口粮’,禾虫钻洞可疏松土壤,其粪便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在平整的2亩田地旁,还专门开辟四小块方方正正、用于对比实验的试验田。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将与省农科院水稻所在此开展“跨界”合作,发挥各自专长,促成试验成功。
接下来,游小艇以及团队成员将在这片试验田里继续“耕耘”,直到结出丰硕成果。“通过建立稻虫、稻螺、稻鱼等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既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农民种粮积极性,又能有力地稳住粮食生产,促成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游小艇说。(记者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