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种”进田野海湾 福建农业插上“中国芯”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带着生命的密码传衍世代。粮食生产要与社会发展同步,种子在其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力量。育良种、兴产业、保增收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发展农业更要精打细算。福建是如何用好种业“芯片”,为农业装上科技引擎的?近日,记者跟随福建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调研团,走进田间海边的一线“实验室”一探究竟。
田间“实验室”:企业出题,科学家答题
“这里‘种’着很多篇未来的论文。”在福州市连江县琅岐镇的一片130余亩试验田边,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旱作物研究室主任廖长见打趣地说。
由福州立信种苗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共建的农作物种子产业研究基地,主要用于进行玉米新种筛选、育成、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等工作,旨在推进种业培育体系建设,以实现优质种源自主可控。
试验大棚中的不同玉米品种试种差异明显。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出题,我们负责答题。”廖长见指着试验大棚中长势各异的试验植株说道。露天试验田中,滴灌、喷灌管道布列有序,成排的玉米种苗在大棚内接受“检阅”,每个“田间实验室”都有专门的标注记录。
不久后,研究团队将采摘基地的首批成熟玉米,对新品种进行鉴定评价,通过考验的品种将由企业投入市场进行检验。“市场需要的才是有价值的,科研要跟着需求走,能适应商业化、市场化的产学研融合对产业来说是良性循环。”廖长见说。
采用滴灌种植的试验田。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据了解,玉米是中国第一大农作物,每年中国要消费近3亿吨玉米。餐桌、饲料、燃料等巨大的需求背后,需要种业带来革命性改变。但科研的突破并非一日之功,廖长见介绍,中国玉米研究起步晚,不少种子只能依赖高价进口保障供给。
经过数十年一代代农学家的接续努力,我国玉米研究奋起直追,已取得跨越式进步,但受育种及栽培等因素影响,在品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廖长见表示,在“追赶”的过程中有个尤其突出的问题——产学研分离。
据了解,目前我国八成左右的种业科技资源和人才在科研单位,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健全。琅岐的科企携手模式正是福建所寻找的破题之策。
温室“幼儿园”:科特派进驻,农业高科技事半功倍
不同于露天培植的玉米,叶菜繁育显得更为“精致”。
风扇、喷头、灯条、传感器……在福州市马尾区雪美数字农业基地,一个个占地数十亩的高科技大棚成了秧苗的“幼儿园”。嫩绿的叶菜正在温室呵护下茁壮生长,而棚中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输送等环境条件则依靠一套专门的现代农业设施予以保障。
专家在大棚中检查叶菜生长情况。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这个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系统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大棚,能利用智能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自动化、数字化调控温湿度、水肥比例,从而实现控制蔬菜生长状态的效果。
温室大棚外立着两块科特派指导团队的牌子,牌上显示,基地由福建省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叶大鹏、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琼所率的省级科特派指导团队,提供蔬菜水肥一体化种植和水培栽培技术支持。
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向雪介绍,在这些温室“幼儿园”里,蔬菜生长周期更短,上市早、产量高,且水培脱离土壤可以杜绝土壤种植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及粉尘污染,还能通过调节营养液成分,生产低钾、富钙、富硒的功能性蔬菜产品,口感品质也更优。
雪美农业的种苗繁育中心。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在种苗繁育中心,机械化应用也让育苗事半功倍。“播种环节用上了机器,效率可以顶100个工人,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李向雪说。据了解,雪美的种苗繁育中心年供蔬菜种苗可达1亿多株,秧苗2万亩。
不仅是育苗,雪美农业还提供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农民培训、代耕代种、统一收购冷链配送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福建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等科特派团队的技术支持下,目前基地主要种植的花菜、西兰花及各种叶类菜日供量可达约100吨。
“接下来希望能达到年产蔬菜种苗1亿株、社会化服务6万亩、年供蔬菜3万多吨的‘小目标’。”李向雪说。
海上“试验田”:从“南鲍北养”到“南种北引”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海洋是福建产业经济独特而鲜明的底色。
超10米长的海带,手腕粗的海参,一年半就能长到手掌大的鲍鱼……这些是福州连江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哲龙引以为豪的宝贝,也是福建海洋种业多年研发成果的缩影。
官坞公司培育的海带品种在全国各地获丰收。受访者供图
福建蜿蜒着超过3300公里的海岸线,海洋是福建的“海上农田”。海带便是这片“蓝田”上的特色作物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林哲龙就开始了他的海带“耕种”。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黄官一号”“黄官二号”“闽优一号”“闽杂二号”等耐高温食用海带良种被先后研发并投入市场。
官坞公司培育的海带品种在全国各地获丰收。受访者供图
林哲龙介绍,2022年南方海带收成达到历年最高,产量同比提升30%,价格也比上年同期翻了两番,达到了每吨1200—1500元。科企共研的优良苗种销往国内九个省,出口四个国家,约占全国海带苗种供应量的40%。
海带的连年丰收和种苗研发的不断突破没有让林哲龙止步。他把目光投向了产业的下游——鲍鱼养殖。
几年前,连江本地品种皱纹盘鲍因品种退化,死亡率甚至高达80%。林哲龙想办法从海外引进了两批绿鲍亲本,与厦门大学等省内科研团队合作,研发出耐高温、生长快、口感好的新品种“福鲍一号”。只需一年半,单只鲍鱼便可从指甲盖大生长到半斤重,三年最大可达一斤半,无论是价格还是产量都远超原来的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由于鲍鱼对水温条件的要求,农户往往需要候鸟一样“牧渔”,在夏天时将鲍鱼迁往北方海域养殖,秋冬再迁回。新品种“福鲍一号”已不必为这样的长途“牧渔”苦恼,在福建也能养好大鲍鱼。“近几年气候变化,水温升高,不少北方客户特地来买我们的苗。”林哲龙说,“目前全国有18个不同海区养殖‘福鲍一号’,存活率超80%,这种反转也是对福建水产种业研发的最大肯定。”
只需一年半,“福鲍一号”就可长得比成人手掌还要大。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鲍鱼的走俏让海带价格也得到提升,产业链联动给当地乡村振兴锦上添花。集海水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科研团队与企业的强强联手,让海洋产业欣欣向荣。
近年,官坞海产公司接连入选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名录、国家水产种业强优势阵型企业。官坞村的海上“试验田”试出了一条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路,也为水产品育种打了样。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这个农业的“芯片”,从源头上决定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湛蓝大海里的鱼虾蟹蚌,还是万家餐桌上的柴米油盐,产量产值的大幅升级、多元发展背后,是种业繁育的连年突破。为农业现代化插上“中国芯”,把论文“种”进田野海湾,中国良种锐意争锋,福建奋力追赶的脚步永不停歇。(人民网记者 林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