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芋坑村:黄枇杷成了“金饽饽”
种植户正在果园内采摘枇杷。记者 叶欣童 摄
春风吹过枇杷黄。阳春四月,走进永泰县塘前乡芋坑村,枇杷种植户正在果园里挑选采摘成熟的枇杷。只见他们轻轻掀开保护果实的套袋,一个个黄灿灿的枇杷果便露出头来,煞是诱人。
说起枇杷,福州人脱口而出的可能多是大名鼎鼎的“一都枇杷”。但谁能想到在仅与一都镇相隔一座山头的芋坑村里,也有备受市场青睐的“金饽饽”——该村种有近2000亩枇杷林,村中九成农户都种植枇杷,年产值超700万元。
强大的竞争对手在侧,芋坑枇杷是如何突围的?
打好“价格战”
物美价廉受青睐
“老板,今天收到枇杷了,价格这么实惠,味道还是这么好!我再要5公斤!”一进门,记者就听到种植户何巧美的手机里传来顾客的好评。
据介绍,芋坑枇杷主打薄利多销,精美包装过的礼品盒枇杷每公斤也只要20元。“我们的枇杷品质绝对有保证,以前村里种柑橘,但收益不好,我们就去一都镇‘偷师’,到现在种枇杷也有20多年了。” 何巧美说,如今村里有4月成熟的“早钟”枇杷和5月丰收的“解放钟”枇杷。
物美价廉的好枇杷收获了市场的青睐。早在3月底,枇杷还没成熟时,客户的订单就已纷至。“很多回头客担心买不到枇杷,都提前交了订金。所以现在我们一直在赶订单。”何巧美说。
在何巧美的手机上,顾客们抢购的微信“轰炸”接连不断。“一定要给我留5公斤啊!要礼品装的,我不光要自己吃,还要送人呢,芋坑枇杷,有面子!”何巧美告诉记者,发微信的林女士已是六七年的老主顾了。
今年枇杷成熟仅半个月,何巧美家就已经卖出1万多公斤枇杷,收入超10万元。
打好“信息战”
新农人带枇杷飞出大山
芋坑枇杷虽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在深山中打出品牌,打通销路一度成为难题。芋坑村支部书记兰燕飞告诉记者,如今的红火场面多亏了一群新农人,带着大家赶上了电商的潮流。
兰舒是村里有名的新农人之一。早些年,她在福州市区工作,最开始只是把家里的枇杷带给朋友、同事尝,没想到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还有很多人主动提出来买。此后,她便在朋友圈、直播上进行宣传推广,口口相传之下,还真打响了芋坑枇杷的招牌。
不仅线上买枇杷的人多,每年4月初开始,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来采摘枇杷,其中不少是兰舒的老客户。“我们种植有机枇杷,坚持不打药,大家都非常信得过我们。”兰舒说。
随着芋坑枇杷的品牌越来越响,村里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加入新农人行列,主动寻找销路,推广家乡好物。他们走进田间地头直播,制作有关枇杷采收的短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还有的当起导游带游客体验采枇杷。在福州市区开服装店的“90后”黄艳攸也是其中的一员,“每年这个时候我就会回村里搞直播,村里很多年轻人都跟我一样,家人在村里种枇杷,我们就在线上卖枇杷。”
如今,芋坑村的枇杷销售靠“三条腿”走路:线上电商、游客现场采摘、农户自销。
打好“融合战”
发展农文旅产业聚人气
香甜的枇杷走出了大山,也为芋坑村带来了人气。有了人流量,村里推动农文旅融合更有了信心。
吃一顿让人垂涎三尺的乡村柴火鸡,逛一逛红粉杜鹃花与巨石交错的聚福园,漫步在颇具畲族风情的山水溪涧……如今来到芋坑村,除了采摘枇杷,可以赏玩的景点、项目也越来越多。“我们计划明年在一都溪附近打造一片名为‘悦溪上’的帐篷露营地,让游客可以看山里的星空,吹夜里的山风。”兰燕飞说。
山水秀丽的好景加上独具匠心的项目设置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芋坑。“我来过芋坑好几次,最开始只是来尝枇杷,现在我还跟朋友一起赏景、喝茶、吃村里特有的柴火鸡,以后还能露营,每次都有新惊喜。”从平潭来游玩的林先生说。
“目前,我们还在枇杷种植基础上探索枇杷精深加工,如制作枇杷膏、枇杷花茶等枇杷加工品。”兰燕飞说,芋坑有好山好水好风景,接下来该村将立足枇杷优势产业,串联起一二三产,实现农文旅资源整合,拓展更多新的发展渠道,让更多人回到家乡致富增收,携手推进乡村振兴。(见习记者 燕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