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百灵鸟”:用音乐反哺家乡
阮余群(中)与罗源干部群众共同献唱《明月照罗源》。
今年春节期间,从畲乡罗源飞出的“百灵鸟”——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放弃假期休息时间,筹备组织了三场音乐表演,给家乡人民献上诚意满满的音乐大餐。
从小山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阮余群,一路振翅高飞,曾获得“文华奖”、全国音乐“金钟奖”等多项大奖。成为知名歌唱家后,她不忘反哺家乡,不仅每年坚持回乡演出,还联合优秀团队创作罗源宣传歌曲,更支持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助力家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从小山村到大舞台
阮余群出生在罗源县飞竹镇斌溪村,这是个位于大山深处的村落。没有音乐世家的背景,靠着对歌唱的热爱与努力,阮余群于200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在音乐艺术的最高等级学府,她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教室和琴房。一个打开牙关的练习,她可以连续练上几个小时;一个小抬舌的动作,可以练习几千遍……
2007年,阮余群进入中央歌剧院,在歌剧《霸王别姬》女主角虞姬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成功“解锁”了独唱演员的资格。2010年,毕业仅3年,阮余群就破格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
多年来,她在《游吟诗人》《图兰朵》《茶花女》《卡门》《霸王别姬》等中外歌剧经典作品中担当主角,以动人的歌声和精湛的表演征服东西方观众,还曾在建党百年《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等大型舞台上技惊四座。如今,她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的获得者,还成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奖获得者。
用歌声回报父老乡亲
春节假期,阮余群比平时更加忙碌。“大年二十九回到罗源,大年初一就召集罗源音乐学子和音乐爱好者准备演出。”阮余群说,她喜欢在家乡唱歌,她想用歌声回报父老乡亲。
无论成就多高、飞得多远,阮余群始终情牵家乡。“这里是我的父母之乡,秀美的山川滋养了我成就事业的歌喉。”她说,从小学到初中,学校为她发挥文艺专长提供了舞台,也正是在初中音乐老师的指引下,她报考了福建艺术学校,从此在音乐道路上大步向前。
怀着感恩的心,2015年以来,阮余群坚持每年至少返乡演出一场。2021年,她带领中央歌剧院的20多名歌唱家“空降”罗源,举办“永远跟党走 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音乐会。
阮余群演唱的歌剧是大众印象中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但她的初心始终是让歌剧走近群众,用歌剧歌唱人民、服务人民。
为了推介家乡,2022年,阮余群和罗源县政府合作,创作了宣传歌曲《明月照罗源》,将罗源儿女心上的“恋恋美家园”娓娓道来。为了创作好这首歌曲,她主动去邀请优秀创作团队加盟。据介绍,《明月照罗源》的词作者陈维东和曲作者杨一博都是著名音乐人,前者担任第一作词的歌曲《美丽中国走起来》,自登上央视春晚后唱响大江南北,后者则凭借在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中担纲配乐,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的提名。
“举头明月照罗源,念念乡音,梦萦魂牵……”今年元宵节期间,阮余群在罗源湾畔深情放歌,表演了歌剧以及多首雅俗共赏的歌曲,一次次点燃现场上万名观众的热情。
助力家乡文化事业发展
兔年迎新的这几场演出,在阮余群看来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演出班底都是罗源人,好几位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说明罗源的音乐人才成长起来了。”她开心地告诉记者。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每次阮余群回罗源,许多学习音乐的学生都会慕名拜访。“有潜力的孩子,我会对他们进一步指导。”阮余群的帮助是毫无保留的。
目前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曾茹涵记得,阮老师不仅义务给她上课,还帮助她到北京备考,介绍辅导老师,让她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在阮余群的指引下,近年来,罗源有多名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一流音乐院校。
在罗源县“文艺家之家”里新近成立的“阮余群工作室”,让她更有底气反哺家乡的文化建设。罗源县文联主席陈继焰告诉记者,工作室可以开展音乐创作、交流、展示等活动,像春节期间演出的筹备交流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阮余群计划依托工作室,汇聚罗源音乐人才力量,定期开展义务培训辅导、文艺演出等活动,服务更多热爱音乐的学生和群众。“这个工作室是家乡人民给我的荣誉,也是一份传播艺术、培养人才的责任。”阮余群说,“希望能通过持续的演出,和不断成长壮大的罗源音乐人才一起努力,丰富罗源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提升地方城市文化品位。”(通讯员 黄益辉 刘其燚 记者 卞军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