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杨成和埋首家乡历史文化研究二十余载

2022-12-23 19:07:42  来源:福州日报

  探文物古迹 写闽安春秋

  七旬老人杨成和埋首家乡历史文化研究二十余载

七旬老人杨成和埋首家乡历史文化研究二十余载

杨成和向参观者介绍闽安文化。记者 马丽清 摄

  杨成和的家里有三间书房,不少朋友来到他家,都忍不住问:“你住的地方是个图书馆吗?”

  把“图书馆”当成家的杨成和埋首闽安历史文化研究已经二十余年,从不曾感到厌倦。三间书房里成堆的书籍和资料,藏着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难以计数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财富。

  如今,杨成和已年过七旬,作为福州市党史和地方志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他在闽安浩瀚文史中上下求索的脚步仍未停止。“在闽安生活得越长就能越觉得这里的好。”

  翻山越岭寻古迹

  杨成和是土生土长的闽安人,但是小时候他并不觉得闽安有什么稀奇的,直到他参军退役后再回到家乡,他开始觉得闽安这个地方不一般。

  闽安是千年古镇所在地,自唐以来就是福州的军事要塞和海防咽喉,可谓因军事而兴盛。尤其是在村中老人的讲述中,戍防将士们在闽安保家卫国的故事是那么的生动,一下吸引了本就对军事文化感兴趣的杨成和。

  最令杨成和好奇的是老人口中的“144”。在当地人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中,大家都知道“144”指的是村内虎头山上144座清代戍台将士的义冢。“那时上山需要先用一条带钩的绳索固定在树头上,另一头拴在自己身上,由于山路难行,久而久之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个墓群的具体位置。”杨和成说。

  杨成和偏向虎山行,在20世纪90年代,他找到了几位好友带着砍刀和干粮上山寻找。山上满是荆棘与蓬草,一连3天,他们都一无所获,准备下山时,忽然看到杂草丛里有一个个石头堆。功夫不负有心人,扒开草丛一看,杨成和发现这就是传说中的墓群。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3月,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略台湾,船政大臣沈葆桢奉命率水师援台,经数月的时间,终于在12月24日迫使日军撤出台湾,在此过程中牺牲的水师将士的遗骸就被运回归葬在闽安的虎头山上。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一经发现,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1992年8月就被列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逢清明时节,马尾区会组织学生、驻地部队官兵、台湾同胞等前往悼念,社会各界也自发举行纪念活动,传承将士们的爱国奉献精神。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在闽安的山头上,还藏着不少清代的将军墓,它们都是研究清代军事制度与台湾防卫工作的重要实物资料。”杨成和为了找出这些藏在荒草之下的文物古迹,他一遍又一遍地翻越松门山、七星堆、打石坑等各个人迹罕至之处。

  在闽安村外,图书馆、档案馆都是杨成和常去的地方,从浩瀚书海里,他一点一点挖出有关闽安的文史资料,闽安的历史文化脉络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杨成和开始动笔将闽安的历史文化写成一篇篇文章,发表在媒体上。

  为让知识更加系统,杨成和决定将这些文章集结成书。他自筹资金10多万元主编和出版了《福建闽安古镇》《福建闽安海防重镇》等9部书籍,填补了闽安志史上的多项空白。

  杨成和的研究成果让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土地上,闽安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闽安村的迥龙桥和邢港码头被列为福州四个海上丝绸之路史迹遗存点之一,闽安村也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年过七旬仍步履不停

  在杨成和负责的多部作品中,有一本最为独特,那是为亭江中学成立170周年写就的校本教材《闽安:古镇春秋》。

  “只有年轻人了解这些文化,主动传播这些文化,闽安的历史与精神才能一直鲜活。”杨成和一直与闽安中学与亭江中学保持联系,为学生们讲在闽安发生的爱国故事。

  闽安的历史还吸引来了一名日本女博士兼城系绘。2010年10月起的300多个日子里,在闽安村的街道上,每天都能看到兼城系绘的身影。“我想要研究福建侨乡社会变迁,第一个就想到了闽安村。”她曾在采访里说,在研究的过程中,杨成和为她提供了许多帮助。

  为传播闽安历史文化,杨成和还主动担任起闽安村的义务讲解员,如今已经讲解了2000多场。担任义务讲解员的过程更像一场双向奔赴,他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他们无私地送来许多珍贵史料,台湾的乡亲也自发帮忙搜集资料寄给他。

  “我现在准备出自己的第10本书,书名就叫《闽安军事史》。”杨成和告诉记者,在这本书里,每位将士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章节,叙述他们的生平,为此他可谓掘地三尺地收集资料,花费了数年的时间。

  年过七旬仍步履不停,杨成和还有许多的研究和出版计划,他希望将自己所得倾囊写出,为闽安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光发热。(记者 林奕婷)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