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农业专家”钟昌穗:守望稻菽浪千重
福建福清的田野起伏连绵,风中带着晚稻的甘甜气息。钟昌穗和同事们又下乡了,他们的身影定格在田埂上,成为守望稻田的最美风景。记者日前跟随福州市妇联“领头雁计划”专访了钟昌穗。
钟昌穗,福州市妇联执委,福清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授予2020年度“最美农业专家”称号。她曾走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她是那一年福建省唯一一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
“论文写在大地上”
福清靠海,背倚福建两大山脉之一的戴云山脉。亚热带海洋季风吹拂着,光照充足,台风多,降雨集中。粮油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多万亩。
父亲一辈子务农,但喜欢看书。给她取名“穗”,不外乎是寄寓丰收,希望女儿衣食无忧。而如何让数十万亩良田谷穗弯腰,确成为钟昌穗投身农业的最大理想。
钟昌穗有一摞笔记本,记满了“泥腿子”下乡调研的笔记。2014年,钟昌穗随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赴福建产粮重镇南平调研机收再生稻,“甬优系列品种机收再生稻亩产达350公斤”,她在旁边重重圈了“值得”。
“当时福清机收再生稻亩产差不多三四百斤,南平翻了一番,我感受非常深刻——增加亩产是王道。”钟昌穗第二年即引进试种,还立了新目标,“不但亩产高,还要茎秆粗壮不易倒伏,能抗台风。”
仅甬优系列引种改良,就令福清水稻亩产从每亩四五百公斤提升到600公斤以上,如今甬优系列品种每年都稳定种植三四万亩。
锁定福清的气候和土质,钟昌穗带领团队就此开展十余年的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多种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福清的传统农作物甘薯、花生品种也不断更新换代。天峰薯1号、广薯87、普薯32;闽花6号、8号,泉花551……钟昌穗陆续为农户筛选出10余个优质甘薯品种和多个高产高油花生品种。
农业新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在福清,水稻育秧也尝鲜“中央厨房”流水线操作。粒粒稻种在工厂化的育秧中心的秧盘里萌芽成为预供秧,再运到大田进行机械化插秧,高效又省力。福清种粮大户杨德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8月初收早稻,10月才种菜,大田还有两个月的闲置期,通过精心田间管理,可再收一季再生稻,“一亩可以增加收入四五百元。”
如今,在福清,水稻基本亩产达475公斤以上,高产时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比普通水稻品种亩增8%以上,年助农增收近千万元。甘薯基本亩产在3000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4500公斤以上,年助农增收2000多万元。这一串串亮眼的数字,正是钟昌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一行行字符。
“越是极端天气,越要出门去”
春分播种,夏芒施肥,秋分测产,作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钟昌穗和同事们日复一日扎根在田间地头。
在她手机里,“12316”的农业服务平台信息短信被设置为特殊来电。农业与气象部门联手发布极端天气和农事信息,“到敏感的节点上要及时地做些工作。”她强调,“特别是台风、暴雨、霜冻等时期,我们是一定不能待在家里的。”
有一回,钟昌穗在福清海口镇晨光村指导水稻播种试验时遇到大风。风沙夹着泥土袭来,农技人员们几乎站立不稳。农户和同事劝她到室内避风,但钟昌穗坚持到播种结束。她说:“试验是否可行,播种是关键因素之一,我得在现场盯着。”
钟昌穗技术过硬,勤跑勤动,“疑难杂症”都难不倒她。有一年冬天,山区乡镇的马铃薯遭受霜冻,钟昌穗及时调查,提出解决办法,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赢得了农户点赞。
水,也是钟昌穗的重点关注。农事关键期,若有农户反映水稻田缺水问题,她都及时上报协调解决。“分蘖、孕穗、抽穗、扬花、灌浆,都要有水。有效穗够了,就要搁田烤田。”钟昌穗说,农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好农户后盾,建立、畅通农户意见快速反映渠道,“农业季节性很强,错过了关键时期是没法补救的。”
很多农户把钟昌穗的电话当做“关键时期的关键号码”。种粮大户王秀云今年遭了旱,“水稻就要灌浆了,没水怎么整?”钟昌穗一了解情况就上报处理,第二天,水库的水就汩汩流进了旱田。
“有什么问题她都给我们解答”
每年正月十五一过,钟昌穗和同事们就开始走村入户,和农户们一起抢抓农时,春耕备耕。除了农技下乡,她还要宣讲省市县的粮食补助政策。
针对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还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帮扶举措。福清不但在台创园建立起全国科技示范基地,还推动闽台农业技术良种互补,推进两岸农业融合。
钟昌穗列举一组数据告诉记者,包括台农在内,福清的种粮大户目前在福州地区最多,而且近年呈现攀升态势,“这对福清来说是好事,意味着最大限度地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这也意味着钟昌穗更忙了。“哪些品种优良,哪种水稻好种,农业上有什么问题,问钟主任,她都给我们解答。”福清东张镇三星村的农业大户李丽红告诉记者,得力的帮扶带来了可观效益,“紫茄运到广州江南批发市场,一天能卖一车,一斤能卖两块”。
一如八闽大地上的劳动者,钟昌穗把青春和汗水融入服务“三农”的工作中。对这位“最美农业专家”,业界的评价是,她为福清市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荣誉和过往,钟昌穗说:“我会更加努力地把精力投入广阔的农村大天地,奉献在金色的田野上。”(记者 林春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