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福州紫菜的“双重奏”
紫菜采收场面宛如一幅水墨画。陈德新 摄
眼下,连江、福清等地的紫菜陆续上市,源源不断销往福州各大市场。
《福州市克服疫情影响决胜年末收官战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全年水产品产量增长4.5%以上。福建省紫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福州紫菜产业正朝着育苗、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奏响“双重奏”:丰收上市,敲响渔民致富之门;远销海外,敲开国际市场大门。
紫菜排杆在海面上整齐排列。陈德新 摄
2万多亩紫菜上市
连江渔民岸上晒“钞”
在福州“紫菜之乡”连江县,晓澳镇、浦口镇等地的渔民近日迎来“三忙”——采收忙、晾晒忙、加工忙。
凌晨5时许,在晓澳镇横仑海滩旁以及浦口镇中麻村的“海上菜园”,一排排紫菜排杆在海面上整齐排列,一缕缕黑亮的紫菜如垂发般依附在成片的网绳上,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方阵,场面蔚为壮观。
每到紫菜的收获季节,当地渔民都要和海水赛跑。他们身穿工作服和胶鞋,蹚着海水将两条紫菜绳拉到一起,用剪刀从头剪到尾,一筐新鲜的紫菜便收割完成了。
紫菜具有很强的热敏性,采摘后需要迅速加工。干制是保存紫菜的重要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留紫菜的原始营养与味道。位于官岭村村口的紫菜晾晒场占地300余亩,是连江县内最大的紫菜晾晒场。
渔民晾晒紫菜。杨柳州 摄
在晾晒场内,竹席上的紫菜油黑发亮,散发着略带甘甜的天然香气,工人们或忙着把洗好的紫菜摊开晾晒,或将已经晒好的紫菜从竹席上剥离。夕阳下,成千上万张“紫菜钞票”被叠好装车,销往福州等地的各大市场。
紫菜是分次采割的,头次采割下来的叫头水紫菜,后面的叫“二水”“三水”等等。一般情况下,紫菜叶片长到二三十厘米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收,以后每隔15天左右采收1次,整个养殖期可采收12次左右。
“头水紫菜的产量较低,是紫菜中的极品,叶片非常细嫩,食用口感最好。所以,每年的头水紫菜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一上市就会被抢购一空。”官岭村紫菜种植户张天勇说,今年他种下的60多亩紫菜迎来大丰收,晒干的头水紫菜价格达每公斤200多元。
相关数据显示,连江县今年种植紫菜面积约2.06万亩,预计产量将超过7200吨,产值将超过4亿元。
连江渔民采收头水紫菜。
昔日贡品成家常菜
福建首条紫菜这样来
紫菜产业的发展是“海上福州”“海上福建”建设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近年来福建紫菜年均产量7.2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2.8%,其中福州紫菜产量约占全省的1/3。换句话说,每三条紫菜就有一条来自福建。
那么,福建的第一条紫菜从何而来呢?
记者从省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福建省紫菜养殖历史悠久,沿海渔民曾利用海岛岩礁泼石灰水的方法来增殖紫菜。
北魏《齐民要术》提到:“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北宋年间,紫菜已成为进贡的珍贵食品。据《平潭县志》《福州市志》记载:福州海带和坛紫菜已大量养殖,其中平潭牛山、塘屿一代岩礁采收的野生坛紫菜最负盛名;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曾以紫菜作为贡品。
那么,紫菜又是如何从贡品变成百姓的家常菜呢?
据了解,70多年前,紫菜还是一种“珍稀食物”,国内高度依赖进口。我国沿海渔民也曾尝试人工养殖紫菜,但因为不了解紫菜具体的生长过程,只能凭经验和运气从海里捞取野生紫菜。
20世纪50年代,来自福建的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曾呈奎院士,揭开了紫菜生活史之谜,找到了由他定名的“壳孢子”,使紫菜的大量人工栽培成为现实。
1963年,当时的水产部在晋江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紫菜养殖试验场,并成立“全国紫菜歼灭战”(即紫菜研究大会战)小组。之后,紫菜养殖在福建省多地“开花”。
连江渔民采收头水紫菜。
连江县是福州的“紫菜之乡”和“试验田”。据报道,改革开放以来,连江紫菜等藻类和缢蛏等贝类的总产量约占全省产量的一半,其中紫菜的产量曾居全国首位。福建省首个条斑紫菜养殖试验、首条全自动紫菜饼生产线都在连江,当地紫菜产品还叩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此外,连江还组织了一支1.4万人的农产品、水产品及家庭工业品运销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推销紫菜等产品。
如今,福州正在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借着“海上福州”建设的东风,连江紫菜产业也向着即食紫菜、海苔拌饭等精深加工方向迈进,进军国际市场。就在今年,1000箱中麻紫菜先后发往美国,未来还要开拓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的市场。
种苗被誉为水产业的“芯片”。而在福清市江阴镇小麦岛村,“紫菜种苗大王”郭开国建成了“福建省坛紫菜品种创新与种苗设施繁育产业化示范推广基地”,带领村民走上了科学养殖的道路。目前,全村共推广养殖坛紫菜200亩,年收干品50吨。
“我们利用浅海优良水质进行坛紫菜全浮筏无公害养殖,生产的紫菜品质优良,拥有抗病害能力强、口感好、氨基酸含量高等优点,市场价格高且供不应求。”郭开国说。(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原路遥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