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梅花镇活用江海资源,将渔业优势与古城文化相融合
古街西施弄反映渔业文化的墙画。(受访方供图)
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林榕昇
在冰心笔下,故乡长乐有“蔚蓝的海”“碧绿的江”,长乐梅花镇就位于海和江交汇的地方。江海奔腾,穿过600多年时光洪流,催生了梅花古城兴旺的渔业,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
用好江海资源,梅花镇书写乡村振兴文章,以提升人居环境为基,开展保护古厝、古城墙行动,充实文化内涵,打响文化品牌,将渔业融入其中,探索出一条古城文化与产业融合共生的新路径。
以“梅”为媒 挖掘文化内涵
关于“梅花镇”的由来已流传数百年,每到寒冬腊月,将军山、火焰山、龟山……山山梅花竞开,暗香浮动,令人流连忘返,梅花镇因而得名。
以“梅”为媒,梅花镇近年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唱响“梅开二度”。
干净整洁的街面,点缀着花圃;近在咫尺的公园,园内梅花迎寒而立,含苞待放。在梅花镇梅新村村民陈女士看来,家附近颜值的转变,是梅花镇的“第一盛放”。
“这些年,镇村干部做了大量努力,村民都看在眼里。”陈女士说,党员干部带头,梅花镇面貌焕发生机,与前些年脏乱差的渔镇相比,今日的梅花镇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落后,垃圾爱乱堆放,街头巷尾的卫生乱成一团。为改变状况,镇村干部挨家入户动员,鼓励大家清扫门前垃圾,并在房前屋后修整微菜园微花圃。现在街面整洁,很难看到乱扔的垃圾,微菜园微花圃一抹抹翠绿,成为别样景致。”
刷新颜值的还有公共休闲空间。去年梅花镇投入资金,对将军山公园改造提升,修建了环山步道,让游客与漫山梅花来个“亲密接触”。“将军山公园的梅花,为家乡赚足人气。”陈女士说,一到过年,将军山公园梅花迎寒盛放,红梅、宫粉梅、白梅、绿萼梅……漫山遍野梅绽芬芳,来此赏梅的人络绎不绝,梅花俨然成为了四里八乡赏梅的打卡点。
不同于将军山公园,码头公园则以湿地鳝鱼滩为背景建设,今年初刚建成。公园融入海洋文化,墙面上有白帆、水草、游鱼等墙画和诗词。紧邻湿地鳝鱼滩和闽江入海口,在码头公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任游客尽情领略。“有意思的是,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镇村干部把它变成了街心公园,这样的创意为人居环境提升增添了一丝新意。”陈女士说。
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陈女士认为是梅花镇的“二度盛开”。漫步在梅花镇的大街小巷,古城墙、古建筑等痕迹随处可见。“明洪武十年(137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命造立城池,至今已有600多年,古城墙、古建筑犹在。”陈女士说,深厚历史底蕴是梅花镇的文化优势,为让古建筑以全新面目回归群众,梅花镇不仅向上级争取到资金,还发动乡贤、企业家捐资,获得修缮保护古建筑的一笔资金。
文化内涵的提升还在持续。今年,挖掘历史人文的大动作已铺陈开来,在保护古城墙的同时,梅花镇着手修善了文物保护单位乡约所、明代清官碑、爱民碑、梅壶友谊楼和梅花古城广场临海周边建筑外立面;天后宫、书斋、吴厝里、陈千好古民居、许孝位古民居等古建筑也纳入村庄规划保护范围,加紧进行保护性加固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