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乌门村:变美的不仅是“面子”,更有里子
乌门村内立体绿化的小公园。程玉华 摄
福州日报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陈建鋆 张存金 苏枫
乌门村不大,村庄加上山地才0.5平方公里,全村337户共1218人,是个袖珍村。
这个小村庄位于闽侯县尚干半岛,是尚干镇南大门。曾经,村民们最头痛的事情就是下雨,每到阴雨连绵之时,村里的土路总是泥泞难行。如今,让百姓头疼的土路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铺设了雨污管道。在尚干镇“见缝插绿”的建设理念下,村民家的房前屋后砌上花圃、种上花草。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都夸村里变得干净又整洁。
在党建引领下,乌门村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每逢丧事就大操大办的陋俗。蝶变后的乌门村,先后荣获“福州市文明村镇”“福州市农村典型标杆社区”“福州市级卫生村”“闽侯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示范村”等称号。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山清水秀的袖珍村庄,探寻村庄蝶变背后的故事。
环境之变
走在乌门村的水泥路面上,三层的小洋楼在冬日暖阳照耀下分外明亮。
“原来都是红砖外立面,政府补助60%、个人出资40%,我们花了三万多块钱,整个房子外立面都刷上了石头漆,焕然一新。”74岁的林建华和妻子一边侍弄着自己种的花草,一边对记者说。
曾经“灰头土脸”的房子变为石头漆立面房,不规整的杂搭乱盖拆掉,腾出宽敞的乡村空间,乌门村的村容村貌看起来十分“养眼”。
“老实说,我们起初对改造没有信心,担心推进不下去。”尚干镇政府干部郑德秋对记者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临时搭盖里面有的作为存储间,有的作为鸡舍鸭舍,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
改造是必由之路,问题是怎样改造。在乌门村民生改造的过程中,村里一直以村民意愿、村民需求为出发点,而不只为了漂亮而改造。村两委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从改造设计前期,村里就不定期邀请村民代表来座谈,把村里的改造设计规划发给村民,让他们评判,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融合吸收村民们的意见。
从小路硬化到裸房整治,再到村里店面牌匾的改造,乌门村民生改造的每一步,都充分听取和吸收村民们的意见。学会尊重与倾听,比做成更重要。回顾一路改造的点点滴滴,让郑德秋印象最深刻的是,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在动工改造之前,先与村民充分沟通,取得共识。“改造的关键还是村民。只有人与人和谐,改造才有价值和意义。”郑德秋说。
“百人百条心。三年多的改造不容易,但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林子洪依伯感叹。随着环境改变的,还有村民的精神面貌。如今的乌门村,健身锻炼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每天晚上,原本没有散步习惯的村民,都要到投入50万元改造的平安文化广场逛逛。不久的将来,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幸福院也将亮相,为全村老人提供一个全新的休闲娱乐场所,让他们充分感受幸福。
习俗之变
“坚决不同意两餐变一餐!老人辛苦操劳了一辈子,送他走的时候不能风风光光,这不是让村里人戳我脊梁骨嘛!你们回去吧!”2018年12月的一天,时任乌门村党支部书记林雪辉和村主任林祥秋吃了个“闭门羹”。
原来,当时村里85岁的林依伯去世。村支书和村主任上门,想劝说老人的儿子响应移风易俗的号召,把丧事中的两顿流水席改为一顿。这让林依伯的儿子犯了难。“一方面,丧事大办在农村固有观念里是孝心的证明,更是每家经济实力的展现。另一方面,一直以来的习俗从我这里改变了,村里人会怎么看?太没面子了!”在老思想的影响下,林依伯的儿子拒绝了村两委的请求。
正面沟通不成,村干部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林家的至亲,去做林依伯儿子的思想工作。“老人生前,你们已尽孝心。百年之后,简化丧事流程,减少了很多浪费,对已故老人也是种安慰。”在亲朋们的不断劝说下,老人儿子的思想终于有所转变。
经过5天、12次的上门走访,老人的儿子同意简化丧事流程,将两餐宴席改为一餐,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改变的效果显而易见:不仅减少了大量浪费,节省至少十万元的花销,也减轻了村民人情往来的负担。以往,村里每一个家庭每年花在人情往来上的钱要两三万元。如今,大部分家庭都不收礼金,丧事操办时只是大家简单聚聚一起吃餐饭。
第一例从简操办丧事出现,让村里很快有了第二家、第三家的“跟风”。经过半年时间,延续多年的陋习终于得以改变。尚干镇其他村子在乌门村的影响下,也开始简单操办丧事。
移风易俗后,乌门村温暖的人情还在,只是这份情的表现方式更加简单、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