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下宫镇善用“两只手” 力助鲍鱼养殖户丰产又增收
福建省连江县下宫镇松芦湾海域是优质鲍鱼主产区,全镇4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鲍鱼养殖及其相关产业。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连江县鲍鱼产业整体发展低迷,鲍鱼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当地养殖户赖以增收的“钱袋子”成了“重担子”。
如何善用政府之力,让传统鲍鱼养殖成为村民手中的“鲍富袋”?今年以来,下宫镇将打好“鲍鱼价格保卫战”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善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多方合力助推全镇鲍鱼产业有序发展,实现村民增收致富。今年2月~9月,松芦湾内成品鲍鱼销售额达3亿多元,当地养殖户实现增产又增收,年创收多的达百万元,少的也有二三十万元,一举走出鲍鱼滞销和丰产贱卖的困境。
摸清销售规律
让“无序”更“有序”
下宫镇党委在对辖区鲍鱼养殖产业开展了为期2个多月的走访调研后发现,包括松芦湾鲍鱼在内的连江、罗源等地的成品鲍鱼几乎都卖给福清市的经销商,再由他们售往全国各地。春末夏初,松芦湾及周边的罗源湾、黄岐半岛等地的鲍鱼相继上市,市场供给日趋增多,经销商为最大限度抢占利润空间,往往借机压价,造成市场供需过剩的假象。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餐饮业的冲击,出现了2020年收购价从32元/斤开启却不断走低,甚至于出现不卖亏本、卖也亏本的窘境。
下宫镇松芦湾位于北纬26度,产于此地的鲍鱼,长期以来以独特的口感和品相赢得了食客们的喜爱。为什么好产品卖不了好价钱?如何让“谷贱伤农”的供需问题不再发生?下宫镇党委在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养殖户最强烈的期盼就是实现鲍鱼原产地价格的自主议价。
为此,下宫镇依托海陆执法行动,重点推进松芦湾800公顷养殖海域示范区建设。截至今年6月,全镇累计核实并颁发水域养殖证1867本,完成5个村海区“三权”(即使用权、管理权、所有权)的确权工作。镇渔业站专门对接沿海各村,积极推行“农户+合作社+销售公司”的发展模式和推进浮球更换等工作,逐步着手对松芦湾历年鲍鱼养殖的产量、产值、销售渠道、销售额及从业人员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收集,初步建立了松芦湾鲍鱼养殖产业的资料数据库。
同时,下宫镇政府联合当地派出所、渔业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等职能部门,抽调精干成立下宫镇海上执法工作队与鲍鱼陆运交通执法队等,对海区乱占抢占、超规模养殖、恶意压价售卖等扰乱鲍鱼行业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镇纪委监察组还结合日常工作走访,对海区管理费缴纳等事宜主动约谈沿海各村的“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老人协会会长等,为辖区鲍鱼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让“无序”养殖更“有序”。
巩固区域定价
既“走出去”又“请进来”
做大做强松芦湾鲍鱼产业,离不开行业协会的发育和发展。近年来,下宫镇积极引导民间鲍鱼养殖大户、种养能手、乡贤等先后成立7个鲍鱼协会,以各鲍鱼协会为纽带,在全镇养殖区内形成相对合理的鲍鱼销售指导价,并密切关注罗源县等临近鲍鱼养殖区的产量、上市时间、销售渠道等,为全镇成品鲍鱼上市制定了一张年度销售时间表。
在成品鲍鱼面市的黄金季,下宫镇各鲍鱼协会形成一周一次的行情分析机制,时刻紧盯主要经销商给出的鲍鱼收购价和全国各地区鲍鱼零售价。这既打破了先前各养殖户零散销售、“凭感觉”卖的盲目定价局面,又为后期鲍鱼售价协商提供了先机,更将整个地区的鲍鱼行业和养殖户纳入到相对有序的市场规律中,“化零为整”实现“合拳出击”。
“用好市场供需杠杆,用好鲍鱼协会桥梁作用,大胆‘走出去’和积极‘请进来’,将价格保卫战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这是下宫镇党委面对当地鲍鱼销售价跃升胶着期的主动“宣战”。
在鲍鱼价格保卫战中,下宫镇还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加大对全国鲍鱼市场供需信息的发布与宣传,让广大养殖户正确判断鲍鱼市场供需关系,成为广大养殖户实现鲍鱼自主定价的“定心丸”。
据了解,由于用好市场供需杠杆化“被动”为“主动”,加之鲍鱼长势良好,个头大、成活率高,今年大部分鲍鱼养殖户真正实现了丰产又增收。(文/图 记者 丁南 通讯员 吴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