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畲乡罗源展新颜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素有“畲风海韵”美誉的福州市罗源县,有3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22481人,其中畲族人口约占98%,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近年来,罗源县创新运用“民族+”工作模式,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和民族乡村振兴,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告别贫困生活、过上小康日子、奔向共同富裕。2019年,罗源县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21年初,罗源县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奋进新时代,罗源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启新征程。10月21日,福建省第十四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将在罗源县举办。“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继续拓展‘民族+’工作模式,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排头兵,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果充分惠及各族群众。”罗源县委书记张新怿说。
创新“民族+”模式,造福畲乡群众
金秋时节,走进起步镇庭洋坂造福新村,只见平坦宽阔的村道两侧,是数排整齐阔气的小洋房和绿树环绕的畲族主题公园。从大山深处搬到这里的畲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村就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亲历者和受益者。”庭洋坂村支书兰世杰介绍,2008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庭洋坂村实施了异地造福工程搬迁,居住环境、交通条件等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村民的幸福感“节节高”。
以庭洋坂造福新村为代表,近年来,罗源县共建造了民族新村(点)35个,帮助90多个畲族自然村、近8400名畲族群众陆续搬出大山,绝大部分有搬迁需求的畲族群众都完成了搬迁,从“山里人”变成“镇上人”“城里人”。
幸福的生活,得益于罗源县创新探索的“民族+”模式——结合县域实际,罗源县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逐渐形成了“民族+互联网、教育、文化传承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金融支撑、示范引领、社会治理、立体化宣传”等工作实践,从专项资金、人才队伍建设等8个方面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推动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今年秋季,又一项新成果让群众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9月1日,位于罗源县的福州民族小学迎来第一批新生,500多名小学生高高兴兴开启了求学生涯。
据介绍,这所学校是福州市唯一以民族冠名的小学,学校位于罗源滨海新城旁,占地37.6亩,规划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共1620个学位。学校按省级标准化要求建设,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此外,学校还开设畲族服饰、八井拳等体验课程,传承优秀少数民族文化。
加快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
国庆长假,松山镇八井村吸引了周边很多自驾游客人。领略畲家习俗、品尝畲家小吃……以深入挖掘畲族文化为核心,八井村打响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品牌,开拓了民族乡村发展的新产业。
同时,八井村还与周边的竹里村、小获村等畲族村庄抱团发展,共同打造集吃、住、体验互动于一体的罗源畲族文化民俗小镇,成为罗源畲风旅游的拳头项目。
民族团结奔了小康,如何迈向共同富裕?加快乡村振兴是关键。为了打造民族乡村振兴的产业引擎,罗源县在专项资金、文化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对民族乡村发展予以政策扶持,大力培育民族产业示范点、示范带,促进各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特色产业。
在霍口畲族乡,食用菌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去年,全乡培育1000多万袋食用菌,产值突破1亿元,创历史新高。”霍口乡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乡已形成食用菌产业集群,辐射带动2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还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丰厚优势,大力发展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让24个行政村处处有拳头产业,形成多村一品或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针对乡村产业发展中普遍面临的资金缺乏难题,罗源县积极对接农信社、农业银行,推出“畲情贷”“畲e贷”等金融服务,为发展产业的群众提供优惠贷款,目前共贷出2000多笔,贷款总额超1.4亿元。
凝聚全县合力,支持乡村振兴。罗源县专门制定《县直部门挂钩帮扶民族村方案》,发动各县直单位开展帮扶行动,2020年,全县29个县直单位争取到各级帮扶民族村资金约2.65亿元。去年,罗源县民族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万元,全县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1.5461万元,同比增长6.5%,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 通讯员 林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