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降解生态膜推介活动在长乐举行

绿色农资有望让田地告别“白色污染”

2021-10-07 16:34:25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10月7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见习记者 沐方婷 )地膜在保障粮食生产与供给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地膜的广泛应用,残膜污染使土地肥力下降、渗水能力变差,地膜变“地魔”。近日,一场全降解生态膜产品推介活动在长乐区江田镇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拉开帷幕。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州市农业农村局、长乐区农业农村局、永泰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以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专家和长乐当地种植大户齐聚一堂,现场观摩见证全降解生态地膜的奥妙。

绿色农资有望让田地告别“白色污染”

  种植户到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了解全降解生态地膜。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摄

  看似寻常 实则“膜”力非凡

  全降解生态膜看似与普通塑料地膜无异,却暗藏玄机。“短短几个月,降解地膜就可以按照农户需求降解掉大部分,剩余的地膜将失去拉力,可被轻松旋耕进泥土中,不影响下季耕种。一年后可完全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可被微生物吸收利用的有机质,低碳环保、保证土壤可持续利用的同时,还能提高农作物品质。”随着产品研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进一步阐释生态地膜的好处,并展示各相关检测证书、农业农村部项目应用报告等,在场种植大户纷纷赞叹称奇。

  “作为农业的重要生产物料,地膜自引入我国以来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农作物种植中。每年达百万吨的地膜使用量,让我国成为世界上地膜覆盖面积最大、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文彬告诉记者,“但普通塑料地膜在促进增产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普通塑料地膜无法降解,残存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农作物减产,影响农田续耕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4年至2020年,连续七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开展农田残膜治理区域性示范。2020年底,我省出台《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白色污染整治势在必行。

  一箭双雕 破解“白色污染”

绿色农资有望让田地告别“白色污染”

  农户和农技人员在利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了解全降解生态地膜使用情况。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摄

  普通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难题如何破?福州相关配套政策先后出台。

  自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问题。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福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规模化推广降解地膜。

  “为解决传统农膜回收难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土壤塑料污染问题,我委与市农业农村局反复沟通研究后认为,在全市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是较为可行的做法。为加快推广可降解地膜应用,我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反复沟通,推进政策制定工作,经多方共同努力,最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条措施》。”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相关负责人陈洪告诉记者。

  “土壤塑料污染已经到了必须整治的时候了。在《关于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条措施》中,文件对‘使用可降解地膜并达到规定规模(年度内累计使用可降解地膜面积在30亩以上,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每亩50元的补助,并且连续五年进行补贴。只要符合国家现行规定的可降解地膜,我们都可以尝试。”福州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员王贞锋介绍。

  王贞锋肯定了可降解地膜“物理性能优异、原材料无毒无害、降解时间可控”等优点后,还为农户算了一笔账:“经过补贴后,每亩农田的地膜费用平均只需90元,农户既可以承受这个价格,还可以节省回收残膜的费用,能有效解决地膜回收、污染的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据了解,全降解生态膜由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宿州妙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纳米中心、山东大学等经过6年攻关研制而成。2019年至2021年,在安徽宿州已连续三年累积推广超过一百万亩。2019年,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农田残膜污染治理项目,这也是我国首次成功一次性示范降解地膜达十万亩。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