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马墘村

2021-08-21 17:09:07  来源:福州新闻网

牡丹花开马墘村

马乾村盛开的牡丹将原本荒芜的山头点缀得五彩缤纷。福州日报记者 林双伟摄

福州日报记者 谭湘竹

  曾经,这里的土壤不适宜大部分作物生长,山上的土地大量荒芜。因土壤贫瘠,这个村成为闽侯县大湖乡的4个贫困村之一。

  如今,每到春季花期,漫山遍野盛开牡丹和芍药花,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小山村也开始堵了车。

  这里就是闽侯县大湖乡马墘村。随着福州市推动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马墘村的村民们将致富的希望瞄准了牡丹,开辟了一条“依花而生”的致富路。

  返乡

  翁祚棋万万没想到,离开家乡20多年后,还要面临人生中一道重要的选择题。翁祚棋15岁走出乡村就开始做服装加工生意,1989年在福州创办个人服装厂,这些年在福州成家立业过上富足小日子。2009年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了来自家乡父老的一份诚意满满的“邀请函”。原来,在当年村级换届选举之际,村民们纷纷想到了这个“有担当、年轻力壮、事业心强”的小伙子。村里人一商量,便派了村中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到福州,力邀翁祚棋回乡带领乡亲们“干点事”。

  怎么办?一边是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和蒸蒸日上的生意,一边是家乡父老们摆脱贫困的渴求。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翁祚棋决定回到家乡,带着乡亲们做点事。这一做,就是12年。12年间,翁祚棋见证了马墘村从贫困到脱贫,从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网红打卡地的嬗变。

  嬗变

  2017年,马墘村退出贫困村序列。脱贫之后怎样可持续发展,把脱贫成果“筑牢”?看着村后海拔996米的水漫山和山上有着700多年道教文化历史的仙君殿、仙井,发展旅游的想法在翁祚棋头脑中萌生。

  在马墘村乡贤的帮助下,村里将目光锁定牡丹。牡丹耐干耐寒,适宜在北方生长。海拔960米的水漫山是个天然的避暑宝地,能不能利用山顶的酷爽种植耐寒的牡丹?村里请来山东牡丹种植团队考察后发现,水漫山种牡丹,可行!

  种牡丹就能赚钱?开始筹建合作社的时候,很多村民对此将信将疑。村干部们挨家挨户“游说”,在马墘村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下,第一批村民合股投资近70万元。为了保证项目的“普惠”性,村里规定,每家每户可根据自身情况,投500到10000元入股。马墘村还通过聘用有劳动力的精准扶贫户参与到牡丹花的养护、打理等工作,以就业帮扶的形式切实解决了贫困户的生活困难,让他们通过劳动“入股”,享受乡村振兴的红利。

  如今,牡丹园种植面积已达30多亩,40多个品种的1万多株航天牡丹在园里争奇斗艳,从山东引进的两株百年牡丹已经成为园里的“明星”。原来本没有散步习惯的村民们,每天晚饭后都会沿着登山步道到牡丹园看一看。看看村里的变化,也看看牡丹园,这个融入了每个人汗水和希望的“硕果”。

  愿景

  每年如期绽放的航天牡丹将荒芜的山头点缀得五彩缤纷、生机盎然,航天牡丹“一炮而红”。走红后的马墘村,牡丹盛开时每天会吸引近千名游客到来。游客来了,村民们自家产的地瓜粉、苦笋、土鸡、土鸭等土特产小吃成了热卖品。

  源源不断的客流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热闹了起来,更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希望是神奇的催化剂。有了希望的马墘村,梦想又扑面而来。怎样让游客留下来,吃在马墘村,住在马墘村?翁祚棋有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想:把村里没人住的房子租过来,引入第三方企业,进行整体装修,打造成民宿。建设大棚种植反季节牡丹,销售牡丹盆景,增加村集体与村民的经济收入,让村民生活更有“奔头”。

  蓝天白云下,马墘村的水泥路干净笔直,路灯上挂的红灯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邻里和谐,干群一心,勤劳的村民们让乡村的土地开满鲜花,幸福的种子也像鲜花一样开遍村民心间。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