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这座“红色”岛屿孕育百名举重冠军
近日,连江有一座岛“火”了!它便是“盛产”举重冠军的连江川石岛!
石智勇、张湘祥、林清峰、邓薇……一个个重量级选手从这座小岛出发冲击全省冠军、全国冠军乃至全世界冠军!
17年、5届奥运会、6块金牌,一支队伍为何能保持长盛不衰?要从闽江口外的这座孤岛追根溯源。
川石岛位于连江县琯头镇,面积仅3.18平方公里,因在航图上看似汉字“川”字,故名川石岛。
海岛扼闽江主航道咽喉,这里是日军当年在福州的投降点,它见证了日军的残暴杀戮,也见证了8·15受降日的历史时刻。
感受海岛饱经沧桑的历史
站在连江县琯头镇海边望去,宽阔的闽江入海口,星落着五虎礁等礁石、小岛。在航道的中央,耸立着一座芭蕉状的小岛,这便是川石岛。
因为扼守着闽江口,川石岛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9年6月27日,日军占领了川石岛,派重兵驻守,“日军海上补给都要由此经过。”
“70多年前,这里成了一座死岛”,村民赵旗土依然清晰地记得日军的暴行。“杀人,不停地杀人,看到女的,糟蹋后也杀了,都埋在岛上的沙滩里。鬼子没把中国人当人看,杀人就像是在玩。”赵旗土说,那时岛上的渔民,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跑不走的老人和小孩,没有多少人了。”而这只是苦难的开始。
日军为保住水路运输线,禁止闽江口一带所有渔民出海。岛上老人们记得,日军在岛上日夜监视海面,发现有船只过往,“派快艇把船拦住,抢走船上的东西,把人带回岛上沙滩,用枪打,用刺刀捅,活埋到沙滩里。”
日军还发明了一种叫“站汶”的虐杀方法,就是在退潮时,将抓获的渔民赶到水中沙洲上,涨潮时让海水慢慢将人活活淹死,“人要是敢往回游,鬼子就在岸上开枪。”
“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那时退潮,沙滩上常能见到白骨。”赵旗土讲,日军还强迫村民去挖战壕、防空洞等工事,“我们早上排队过去,鬼子拿木棍,先打我们每个人一顿,然后去干活。都是很重的体力活,鬼子也不给我们吃喝的,发现有人干不动,用木棍又是一顿打,要干到很晚才让回家。”
无日无休地修筑工事,忍受着饥饿与死亡,“都快活不下去了。”赵旗土回忆,直到1945年8月的一天,“岛上的鬼子不见了,又过了几天,有逃出去的人回来,说日本鬼子投降了,高兴啊。”
1945年8月15日,时任国民党福州警备司令部少校参谋傅应雄曾在川石岛见证日军投降。
当年的受降现场,如今竖起了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川石岛日军受降遗址”。在几十米外,便是“万人坑遗址”,日军投降后,岛上的人在南澳沙滩挖出了大量骨骸,“在一个坑里,就挖出了190多具人的骨头。后来骨骸收殓起来,都埋在这里,为他们建了墓。”
如今,岛上有大东电报局旧址、“万人坑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遗址虽然安静且老旧,但是它们屈辱的故事却一直激励着无数连江人。
除了这段饱经沧桑的历史,在川石岛上还演绎着“胸怀祖国,称雄天下”的新故事,福建举重的“井冈山”美誉也因此而流传。
延续孤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福建举重队为了改变落后局面,抱着“破釜沉舟、知耻后勇”的决心,来到连江县琯头镇的川石岛安营扎寨,开始了以海岛为基地的艰苦拉练生活,并从此走上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崛起之路。
图/福建省举重协会
举重馆墙上挂着运动员们的誓言:“勇拼搏,胸怀祖国;洒热血,称雄天下!”阵阵吼声与随之重重落地的杠铃声锤击着寂静的山头,使荒凉变得生机勃勃。
图/福建省举重协会
在简陋的条件和环境下,福建举重人凭着“艰苦奋斗、越战越勇、团结拼搏”的川石岛精神,打造了一支厚积薄发的金牌队伍,还先后培养了100多位举重冠军。
“那个时候整个人是放空的状态,除了训练就是训练,一门心思要出成绩。”曾经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万建辉说,现在回想起来是觉得幸福的。
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福建举重队员李发彬和李雯雯拿到两块金牌,既续写了“中国力量”的传奇,又捍卫了福建举重“届届奥运有金牌”的殊荣,创造了福建男子举重和女子举重项目在同一届奥运会上同时夺金、并蒂开花的历史,充分展示了福建举重的雄厚实力和积淀,发扬了艰苦奋斗、水滴石穿的“川石岛精神”。(来源:福建省体育局 中共连江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