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获评“优秀”

2021-02-09 14:44:14  来源:福州新闻网

  “去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做得实、做得细。”“是啊,现在随便走进哪个村庄,看到的都是美丽整洁的环境。”昨日上午,林先生和朋友漫步在长乐区长安村白石桥公园,穿梭在绿树之间,呼吸着新鲜空气,两人不禁感慨。

  林先生和朋友的一番对话,折射出长乐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三年来,长乐区委、区政府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村庄清洁行动等有机结合,通过实施“整洁长乐”“绿色长乐”“人文长乐”行动,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乱搭乱盖14330多处、23.25万平方米,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17800多处、29.26万平方米,使得村容村貌焕发新颜。近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在省市考核验收中,长乐区被评为“优秀”。

  垃圾分类工作逐步铺开

  “我们现在垃圾分类做得好,经常能获得积分,在这里换取生活用品。”“垃圾一天不分类,就觉得不习惯。”昨日上午,记者走进长乐区长安村敬老院,说起垃圾分类,老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开。

  记者看到,在长安村敬老院内,崭新的“长安村垃圾分类积分兑奖机”格外醒目,兑奖机内有抽纸、牙膏、洗发露、水杯、剃须刀等奖品。

  “我们通过奖励机制,调动了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村干部告诉记者,村委会给每户村民分发两个垃圾桶,村民每天将垃圾分类好,由村委会专门安排人上门“验收”。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村民,可当场扫垃圾桶上的二维码送积分。

  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开展,村里成立了一支垃圾分类小分队,小分队再分为15个小组,挨家挨户入户宣传。党员干部还率先垂范,带头做好垃圾分类,村民纷纷效仿,很快树立起垃圾分类意识。

  如今,以长安村为样板,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区逐步铺开。长乐区从2017年启动了农村“干湿”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干湿”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各村每户均配置了干湿分类垃圾桶,其中长安村干湿分类准确率已达到95%。另外长乐区还开展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垃圾治理率100%,209个村居实行保洁市场化运作。

  生活污水治理护住绿水

  垃圾处理让乡村换上新颜,污水治理则护住绿水,增添生态底色。在陈塘港金峰广场河段,记者见到,清澈河水流淌而过,成群鱼儿欢快游曳,白鹭不时从河面掠过。

  “简直不敢相信,之前陈塘港黑臭无比,百米之外就能闻到恶臭,人人避之不及,更别说捕鱼了。”金峰村村民林先生说,陈塘港主要流经金峰镇,随着城镇的发展,此前陈塘港的水体遭到污染破坏。

  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长乐区对陈塘港进行全面综合整治。截至目前,陈塘港完成主河道三期和支河道整治,建成污水管网243.72公里,陈塘港流域金峰片区陈店、凤山、后团、半山、华刘、仙高等村庄以及旧镇区完成入户污水管网工程。随着治理的不断深入,陈塘港黑臭消除,主河道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V类,水生态恢复。

  由点及面,生活污水处理已在全区全面铺开。据了解,2018年以来,长乐区共投入约181924.57万元用于村居污水治理,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80%以上,目前大部分村居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系统。同时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全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比率达100%。

  微菜园公共休闲空间串珠成链

  长乐区以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鼓励因地制宜,将房前屋后闲置空间改造成为菜园或花圃,清理废弃地块,为乡村振兴“增色”。

  走进鹤上新览村,一个个种着各式蔬菜的微菜园,如同小小的“绿洲”,“镶嵌”在大街小巷,让人眼前一亮;在古槐镇昆石村,与老人、孩童相映成画的是房前屋后用陶罐或废弃轮胎制成的“花池”,“花池”内草木青青,花团锦簇,一阵风吹过,绿叶上的水珠慢慢滑落,安宁祥和之感油然而生。

  与微庭院、微菜园相互映衬的是公共休闲空间、公共绿化空间。在文岭镇前董休闲公园,一大清早,老人漫步,呼吸新鲜空气,孩子们滑滑梯、骑木马,童音飘扬。“公园和公共休闲空间多了,环境好了。白天,村民来这里散步,到晚上,还有很多人跳舞。”前董村民董依伯感受着乡村变化,笑容灿烂。

  “整治房前屋后闲置用地,实施菜地化处理或开展绿化美化,建设公共休闲空间,是长乐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长乐区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乐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实施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迁建绿5800余处、39万多平方米,公共休闲空间、公共绿化空间、微庭院、微菜园等明显增多,串珠成链,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蝶变。

【责任编辑: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