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大变样 发展添能量
长乐全力建设美丽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
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通讯员 高维 陈勋
下洞江绕村而过,古老的榕树、潺潺的河水、岸边的野花和观江亭中的老人,构成一幅静谧祥和的乡村画卷。不远处的花园里,随风轻摇、娇艳欲滴的三角梅,与翠绿的草地交相辉映,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近日,记者走进长乐区航城街道霞洲村,乡村美景让人眼前一亮。
长乐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去年在全区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过一年建设,乡村颜值刷出新高度,为群众带来高品质生活。
霞洲村风景秀丽。记者 余少林 摄
转变意识 村貌焕然一新
霞洲村位于航城街道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过去环境脏乱差。去年以来,霞洲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50多万元,大力整治违法搭盖、陈年垃圾、河塘沟渠、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整治裸房38座,新建3座休闲场所、2处文化墙,人们眼中的“问题村”逐渐变为美丽乡村。
“村干部十分负责,环境整治做得特别好。村子变漂亮了,我们出来走走,心情都是美美的!”在河边休憩的老人谈起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在这场美丽乡村的“战役”中得到“升华”。霞洲村党总支部书记邹长智说,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干部不仅带头示范,而且上门劝说村民做好自家门前卫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养成爱护卫生的好习惯。“现在,村民们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了,还喜欢比较谁家门前更整洁、更美观呢。”邹长智说。
壮大产业 推动协调发展
走进鹤上镇东平村,村民早早起床,或在自家庭院晨练,或去村头与邻里唠家常。“自从村里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变美了,空气变好了,我喜欢出来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在村道悠闲漫步的依伯说。
每到中午,村中70岁以上老人便齐聚“万年青老年餐厅”,品尝着餐厅免费提供的可口饭菜,有说有笑,暖意浓浓。
近年来,东平村大力打造田园城市,以“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为目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幸福东平”。
记者在东平村看到,成片的蔬菜大棚立于田间,菜农将一筐筐新鲜蔬菜装车运走。村党支部书记王榕琴介绍,村里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水产养殖,先后创立和引进“省级农民创业园”“联丰农业”“逸群农业”“鼎力种苗”“间兴米业”等企业,种植瓜果蔬菜和植物育苗近千亩、水产养殖100多亩。以粮食加工为主的“闽兴米业”还在村里打造稻谷研学基地。
产业兴旺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壮大的村财又用于乡村建设,反哺村民,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修建公园 厚植生态底色
在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大牌坊前,沿着石板路缓步向前,就可以欣赏到对面占地80亩的百榕公园景致。坐在古榕广场边的竹靠椅上,四周被绿树包围,鸟鸣啾啾,闭上眼感受,仿佛融入美妙自然生态中。
百榕公园是潭头镇汶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公园里榕树葱茏、流水潺潺,古桥、古民居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画卷。古榕树下绿草茵茵,花卉绽放,公园里配套建有湿地示范园、农耕园、民俗园、人口文化园、古榕广场、十二生肖、天干地支广场、十二星座广场、幸福长廊、景观桥、贝壳墙、鸟类石雕园、丰收广场、水榭、古戏台、古石道、名言石刻等景观。站在拱桥上眺望,林间大道、古榕公园、环村内河连在一起,形成宜居的园林生态村庄。
汶上村党支部书记陈忠辉告诉记者,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汶上村厚植闽江河口湿地的生态底色,先后开展场地景观提升工程,改造或拆除公园内有碍观瞻的建筑,提升公园环境。公园东侧经过改造的微庭院内,假山、竹林、鲜花、绿草一应俱全,环境清幽。如今,公园已成为集湿地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生态场所。
全力整治 房前屋后变美
在漳港街道关湖边社区,绿地、花圃镶嵌在房前屋后,成为靓丽风景线。“社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环境。”社区党支部书记郑建新说。
“社区多次组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并发动群众全面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陈年垃圾,还为每家每户配置分类垃圾桶,安排保洁员上门收垃圾,做好保洁工作。”郑建新说,社区还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动员居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关湖边社区在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杂草的基础上,从细节着手,建设微菜园、微花圃等,并结合周边墙体或村庄道路实景打造彩绘墙,为村庄换上美观又极富趣味的“妆容”。社区还把振兴路、居安街等道路沿线的100多个破旧红砖花圃提升为防腐木花圃。“改造后的花圃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居民郑依姆说。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美丽乡村建设只是一个开始。”长乐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长乐区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接续奋斗、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