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福清磨石村古街,这里有浓浓的怀旧味道
镜洋镇磨石村
磨石村,位于324国道福清市镜洋镇辖区左侧,地处福清西北部,人口两千余人。目前,福建省最繁忙的两条公路运输线,324国道和福泉厦高速公路从该村两侧平行穿越而过。
磨石村现存古驿道上有条古街,系古代莆(田)泉(州)漳(州)通往福州、京城必经之路。
古街上,至今留有众多文物古迹,为村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
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据了解,磨石村现有村民500多户2300多人,姓氏为黄、林、陈、薛、何、李、余、杨、吴、王等,其中 90%以上的村民都姓黄。
村落中的黄氏宗祠内,除了金碧辉煌的构件,还保留着黄氏族人祖宗留下来 的“黄氏家训”。
该“黄氏家训”平时被黄氏族人用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求他们牢记祖先的教诲,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磨石村两委根据村情民意,制定出《村规民约》,其主要内容就包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爱护环境、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移风易俗等。
“黄氏家训”和《村规民约》相辅相成,为磨石村立德立心,让村民们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孕育了新世纪文明新风,作出积极的贡献。
徜徉磨石村古街,记者看到,许多曾经辉煌过的旧厝老屋,已经成为废墟。
特别是一栋栋明清年代风格的“红砖楼”,也逐渐消失在荒草丛中,留下一堵堵“红色记忆”,俨然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磨石村古街的道路,现今是水泥铺就。“水泥路底下,原先是磨得像镜面一样光滑的石板路哩!”村民黄先生告诉记者,那都是几百年间无数人用脚板“磨炼”出来的啊!
在磨石村中街,村民黄先生指着那些老旧的木板房告诉记者,这条200 多米长的古街,以前有布店、药店、饭店、米铺等,繁华着呢。
“它是通往福州、京城必经之路,它要服务着南来北往的旅客。”黄先生感慨。
在一处低矮的木板房中,记者意外发现“新大陆”。
在昏暗的房间内,竟然还有木工师傅在打造“龙椅”(一种安放神像雕龙刻凤的座椅)。制作红木家具和“龙椅”,一向是莆田籍能工巧匠的专利。
记者想打听师傅是莆田哪里的人士。岂料师傅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磨石村古街上的居民。
1954 年出生的李桂仁,在磨石村古街上已经从事木工工作40多年了。磨石村鼎鼎有名的壶山寺中的“龙椅”,就是李桂仁的作品。
在磨石村古街上,居然还有传承制作红木家具的工匠,真的值得庆幸。行进至磨石村北头,一座色彩艳丽的建筑物映入眼帘,那是壶山寺。
据了解,磨石村古为壶山境,据《壶山寺简介》碑记载:壶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系壶峰四世壶山公创建,寺僧10余众。晨钟暮鼓,香火鼎盛。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历百余年后倒塌成为废墟。逢盛世,2001年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黄姓族人率亲朋好友慷慨解囊,按照原址重建,方得恢复寺宇本来面目。
这是民间信仰的力量,也是村民们为保护文物做出的一件大事。(文/图 郭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