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江镜镇党委书记林忠强:坚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江镜乡村振兴
坚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江镜乡村振兴
——福清市江镜镇党委书记林忠强
访谈实录
江镜镇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规划提出“田园江镜、滨海画廊”振兴布局,牢牢抓住列入福建省、福州市乡村振兴试点镇、村发展契机,在全镇范围内掀起“振兴”热潮,按照福清市委提出的“新福清”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的总体思路有三大方向。
引进人才,规划先行
一是明思路、定措施,下力气研究好、制定好和落实好乡村振兴规划。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因地制宜编制了《福清市江镜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品牌创建等方面发展方向。
同时,积极引导南宵、玉桂、岸兜、前华等示范村编制村级5年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切实做到一镇一规划、一村一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
二是引人才,强保障,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传统优势。
利用专业人才课题研究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不断将农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去,逐步形成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孵化石、试验田,目前已特邀中国农业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在我镇设立乡村振兴指导站,在乡村振兴方面不断“支招”。
生态优先,做强产业
一是夯实农业产业发展这个支撑点,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利农惠农政策落地,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通过配套建设机耕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实现了“路相通、渠相连、林成行、旱保灌、涝能排”的良好农业发展格局。
同时,积极打造万亩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引进星源农牧、利农农业等产业龙头企业入驻,积极鼓励群众设立专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发展特色农海产品,努力在全镇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农业发展格局。
二是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这个着力点,分段建设“南宵、玉桂-江镜-岸兜-柯屿”休闲生态农业景观带、美丽乡村景观带,着力打造南宵“步云”、岸兜“诚信”等文化品牌,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和乡村农业休闲旅游。
持续开展全域“清沟扫地摆整齐”,积极推进试点“拆旧拓新整漂亮”,适时开展“穿衣戴帽扮靓丽”,常态推进“两违”综合整治、全面启动“绿盈乡村”等工作,深入推进河道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植千树等绿化提升工作,重点挖掘“院士文化”“红色文化”“滨海文化”等渔侨耕笃文化底蕴,在装扮“外在美”的同时经营“内在美”,实现表里兼治,内外兼修。
三是找准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突破点,积极完善镇域交通、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完成实施泰山路征迁建设、Y045下农线扩建改造工作,实施原X172县道白改黑项目及沿线环境整治,做足沿线美化、绿化、亮化工程,重点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全面畅通连接蓝园、江阴、龙田经济大动脉,为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凝心聚力,展示风采
一是创建一支热心的乡贤队伍。
立足于人口大镇优势,进一步凝聚乡贤正能量,指导成立村级乡贤促进会,积极推选各类乡贤人才,培养本土能人,吸引有情怀、有能力又想投身乡村振兴的乡贤参与村级监督管理,动员捐资兴办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助力楼宇企业回归,在“有人带头”的情况下得到更多收益,以乡村企业家为主体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通乡村振兴“无人可用”的“任督二脉”,让乡村振兴在“本土人才”的支持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用情怀和责任助力乡村全方位发展。
二是打造一支强大的干部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才振兴关键在干部队伍振兴,进一步加快储备干部培养力度,全镇各村配齐配全村两委班子,配强配优村务员队伍,集中民智,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成为治村有方、持家有道的当家人。
三是培养一支文明的群众队伍。
加强教育引导,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增进邻里关系,大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举办“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解决好“富脑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