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推行“3456”新模式 打造“六清”“六美”新乡村

2020-05-09 16:23:23  来源:福州乡村振兴微信

闽清推行“3456”新模式 打造“六清”“六美”新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闽清县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决贯彻省、市“三清一改”工作部署,坚持把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六清”专项行动,以“3456”模式为抓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9年以来,闽清县271个行政村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2.4万吨,清理村内水塘1086口,清理村内沟渠数量1502公里,清理村内淤泥数量4283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1154吨,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数量27万人次,清理残垣断壁3239处,拆除乱搭盖9006处23.3万平方米、旱厕620间,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3582场次,宣传教育群众18.8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数量16万份,张贴宣传标语3009条,清理整顿杂物、薪柴、农具等物件有序摆放25725处次。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闽清推行“3456”新模式 打造“六清”“六美”新乡村

  一、坚持“三个带动”

  01  示范带动

  在金沙、塔庄、白樟等乡镇召开8场,由县四套班子所有成员都参加的现场推进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六清”专项整治行动。

  全县16个乡镇发动各村搞竞赛,互相学习促进,整治一片巩固一片,整治一村巩固一村,持续扩大治理成果。

  02  宣传发动

  电视台、梅城报、新闽清等媒体通过开辟曝光台、现场采访等方式,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六清”整治行动动态和成效。各级各部门通过宣传标语,进学校课堂、进村入户,有效拓宽“六清”整治宣传渠道,扩大宣传影响。

  03  体制推动

  由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四套班子领导包乡镇PK,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纵深发展。

  县乡干部以“踏破三双鞋”的干劲下沉一线,走访村庄关键节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强力推进“六清”整治工作,全县共成立村庄管理理事会135个,党员义务志愿服务队78支,“六清”宣传队271支1326人。

闽清推行“3456”新模式 打造“六清”“六美”新乡村

  二、实施“四大工程”

  根据闽清山区县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坚持规划先行,查缺补漏,攻坚突破,全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01  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

  增加对外联接通道7条,高速互通口4个,完成横五、联一线等37条域内重大交通项目,打造镇与镇10分钟交通圈,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通过整治“两高一水”沿线环境,完成合福高铁、峰福铁路、福银高速、京台高速、闽江沿线近100公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202省道、127县道最美风景线。

  02  实施田园风光重塑工程

  大力实施“清洁土壤”工程,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每年均减少3%以上。

  完成15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拆除“大棚房”违规用地16.71亩,地力提升1000多亩,新增高标准农田2万多亩,将田间地头围清楚、搭清楚,清除废弃农膜,枯枝烂叶、乱堆乱放,引导群众篱笆圈围、自觉规整,有序堆放。

  03  实施万里生态水系工程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12项总投资34.6亿元的民生水利项目。

  开展最美河道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河道整治100多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000多亩,分批次对全县204座水电站进行生态下泄流量工程改造,全力确保“水清、岸绿、河畅”,打造“一江五溪”滨江岸线最美景观带。

  04  实施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工程

  先后投入2.29亿元,全面实施“一革命五行动两整治”,实现村庄生活垃圾、乡镇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域全覆盖,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

  启动“村植千树”绿化行动,271个村植树27万多株,新改建提升城乡公园20个,其中江滨生态公园荣获福州市休闲步道建设评比第一名。

闽清推行“3456”新模式 打造“六清”“六美”新乡村

  三、用好“五项措施”

  01  建管并举

  一是稳妥“拆”,坚持分类施策,尊重农村需求,该拆得拆、该留得留,以拆违促整治,共拆除违建、大棚房、临搭等共计23.3万平方米,腾地368.5亩;

  二是规范“建”,坚持疏堵结合,进一步完善农村建房审批流程,引导群众规范建房;

  三是长效“管”,通过拆违还路、拆违治乱、拆违增绿、拆违添景等方式,将拆后土地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做到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有效提升土地拆后利用率。

  02  环卫一体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PPP城乡一体化,实现了农村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初步建成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实时掌握一线管理、保洁效果等情况,大大提升我县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03  村民自治

  组建完善村庄管理理事会、党员干部自愿服务、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等机制,探索建立“村民事村民议、村民事村民定、村民事村民办”村庄自治模式,将农民建房、房前屋后整治等纳入村规民约,实现污水治理、垃圾清运、厕所改造、绿化美化、乡风引导“五个到位”。

  04  治查并行

  由县乡村振兴办牵头组建专项督导组,对全县所有村庄开展“一月一评”,评比实行红、黄牌制,与各行政村村主干绩效相挂钩。截至目前,共发放整改通知书156份,黄牌警告村45个。

  05  评晒结合

  开展最美家风、十星文明户等丰富多样的乡村星级评比亮牌活动,建立“星级评价”动态长效管理机制。开展星级评比以来,共有4260户获各类星级称号。

  开展“一季一晒”,在实施“六清”的基础上,从“五个振兴”中自选一项进行集中打造,并挑选具备示范推广的村开展全县集中拉练,进行亮晒,营造争做典型示范的良好氛围。

闽清推行“3456”新模式 打造“六清”“六美”新乡村

  四、实现“六个转变”

  ①整治工作由一般性工作向全年中心工作转变,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②工作方式上由大包大揽向分工负责转变,各级干部更加注重入户走访,发现各类共性与个性问题,分类施策予以解决;

  ③整治主体上由少数干部示范带动向全民动员参与转变,通过发动群众“邻帮邻,户帮户”清出一个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

  ④工作标准上由过得去向过得硬转变,互学互比,互促互进;

  ⑤工作推进由按部就班向强力攻坚转变,控制增量,消化存量,坚决打赢乡村环境问题歼灭战;

  ⑥整治重点由沿线一重转向农村纵深发展,由房前屋后转向田园、河岸、道路、山川全面整治,努力打造“庭院美、村庄美、道路美、河岸美、田园美、山川美”的闽清版“六美乡村”。

闽清推行“3456”新模式 打造“六清”“六美”新乡村

  下阶段,闽清县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再接再厉,做到信心不减、力度不减、措施不变。深入拓展,将机关、企业、镇区、居家、群团纳入六清工作范围,扩面增效,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发动群众,不断完善整治后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