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大湖乡珍山村:云尖上的村落
大湖乡珍山村位于大湖乡西南部9公里处,东邻白沙镇坑头村,西与洋里乡廷洋毗邻,南接白沙镇联坑村,北靠大坪村。
全村土地总面积9528亩,山地面积7920亩,其中生态林3500亩,有国家保护的红豆杉、柳杉,以及一片原始阔叶林;交通便捷,从福州市区出发,沿京台高速行驶约30分钟便可抵达。
走进珍山村,便会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村中房屋簇拥而建、错落有致,田间阡陌纵横,四周青山环绕、流水潺潺。村中云雾缭绕,婉如云间仙境。
全村耕地面积557亩、山地面积8971亩,辖有小文园1个自然村,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在家的养殖鸡鸭,种植蔬菜。全村总户数216户,总人口835人,都属于农业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658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520人,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14人,村民代表30人,正式党员37人。村“两委”干部6人(支委3人,村委3人),2017年人均收入7000元,村财收入52250元。
一、村域旅游主要景点
共20景,沿着村道步行,村中的一大片梯田便映入眼帘,景色十分壮观,村民耕作其间。梯田之中,一条石子路如青蛇般蜿蜒环绕,路的尽头立着一块如蛇头般的奇石与“蛇身”遥相呼应。“蛇头”之下是一块三角形的耕地,就像一只巨大的青蛙静静趴在田间,形成了“蛇咬青蛙”的奇特景观。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在惊叹眼前开阔景色的同时,便来到了珍山堡古迹遗址。珍山堡是珍山村先人为了防范土匪入侵于清咸丰三年(1853)共同建立,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坐北向南。该堡平面呈长方形,堡墙用规整条石叠砌,长62米、宽42米,墙高约3米、厚约1.2米,四面各开一门,中为大埕。
北堡墙下建木构二层楼房1座,悬山顶,屋面举架较低,穿斗式木构架,面阔11间,进深6柱,四周回廊,三合土地面。如今,珍山堡遗址已被闽侯县列为保护文物,只有斑驳的墙体静静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珍山村还是大湖乡革命老区村之一,在珍山堡遗址不远处的珍山俱乐部建于1972年9月,至今仍保存完好,充满了年代感。“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曾经知青岁月的标语总能勾起人们那份独特的记忆,它既是年代的印记,也将成为助力珍山村发展的“红色血液”。
李天仁宅、李氏宗祠、下厝古民居等多座明代建筑物散布村中,至今仍保留完整。来到院中,依然能感受到前人建筑的智慧和曾经的富丽堂皇,村里的老人们也会滔滔不绝地向你介绍曾经在这些老房子里发生过的故事。
珍山村还有诸多庙宇,慈航普济庙、泰山府和金牛尊王祖殿每到重要节日都是人潮涌动,香火不断,诸多信徒都会纷纷前来祭拜,每年的元宵节还会举行迎主神活动,好不热闹!
村中还有百年桂花树、红豆杉、枫树等许多珍稀树木,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气候宜人。
二、目前乡村建设情况
珍山村“美丽乡村”景观改造项目2017年已由福建中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完成设计并由福建南剑发展有限公司中标施工,共涉及71栋建筑,其中保留整理建筑21栋,建筑外立面改造50栋,基本上做到全村无裸房。
2019年被列入福州市精品重点村建设,进一步按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做好村容村貌提升等各方面工作。目前为止,旱厕、临搭等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已基本拆除完毕,村庄环境全面整治,杆线规整、田园整理、山体裸露、绿化提升等工作有了明显改善。
同时,珍山村“五清”行动基本完成。
对村民庭院内外、宅前屋后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村民生产生活物品整齐堆放。
对废旧物、零星建筑废料实现收集和再利用。
珍山村已做到院落整齐干净,宅前屋后地面和村道干净整洁。
村沟宅河正在全力整治中,在整治的同时加强对水源、水质的保护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完成,珍山村的垃圾分类收集站已经建成,每家每户都配备了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同时,入户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珍山村将充分发挥交通快、景色美、气候佳的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云海、梯田、古民居、历史遗迹、知青文化等诸多特色亮点,其发展潜力不言而喻;村两委拟准备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通过补偿、置换、调整等多种方式,盘活土地流转,着力打造珍山村“云尖上的民宿”。
同时欢迎客商企业及乡贤能人前来珍山村观光考察,入驻投资兴业,云尖上的村落,也可以像城市中的CBD一样,让投资者发展总部经济,成为创新创业生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