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很忙”系列报道⑤ | “家庭电商”卖货忙
福州日报记者 陈滨峰杨莹 钱嘉宜
6日下午5点半,距离福清市一都镇枇杷物流(交易)中心集中发车还有半小时,大厅内挤满了前来寄货的农户。
他们中,一对“爷孙”特别显眼。爷爷忙不迭地卸货搬货,小孙子则径直走向运单打印机,掏出一张身份证放在感应区。不一会儿,27张快递运单接连从打印口“吐”出来。
“依伯,你这些枇杷都卖去哪儿呀?”记者有些好奇。
“全国各地!这都是我女儿今天接的单,她人在山东呢,交代我一定不能出错。”爷爷回答。
“山东?隔这么远也能卖货?你们是怎么配合的?”记者问。
“怎么不能?现在物流方便得很!收货人地址、电话那些信息,她在后台都弄好了。我们只要带身份证来就能取单。”爷爷笑着说。
谈话间,爷爷告诉记者,他叫陈宪云,今年65岁,在一都镇善山村种了20多亩枇杷林。从今年3月15日算起,他家收获的2500多公斤“早钟6号”枇杷,全是靠这种“子女接单、父母发货”的“家庭电商”模式卖出去的。
记者跟随陈宪云来到他家,只见客厅里几堆枇杷按照大小分类摆放,一旁是摞得老高的包装盒。“往年批发商上门收购,都是一大筐一大筐运走。现在不同了,女儿说电商讲究品质,要保证每颗枇杷的质量,才有回头客。”陈宪云指着几堆枇杷介绍,“像这样,大果小果要分开,小的基本不放进礼盒。再根据成熟度,九分熟的放一堆、七八分熟的放一堆。之后还要给枇杷剪枝,包上网格状泡沫棉,最后才能装箱。”
说话间,陈宪云的女儿陈秀平打来语音电话,又有顾客加单了。见妈妈打来电话,9岁的严永麒十分兴奋,抢着询问自己拍摄的小视频质量如何。
“自从我3月24日离家到山东滕州复工,拍视频的任务就落在他身上了。他积极性很高,每天都要给我传四五段小视频、几十张照片,自己还变着花样配上‘搞笑’的吆喝,在我朋友圈挺受欢迎的。”陈秀平告诉记者。
说起今年别样的枇杷销售经历,陈秀平很是感慨:“我原本以为今年的枇杷要砸在手里了,没想到却走出了一条新路。”她说,往年因为家里的枇杷不愁卖,她并没有特地经营“朋友圈”,今年情况特殊,大家都在网上找销路,也逼得她好好钻研起了“电商事业”,“以前枇杷能卖什么价,收购商说了算。现在,我们有了主动权,而且像我们这样包装精致的,单价上去了,收入还比之前高。”
在一都镇,像陈宪云家这样“全家总动员”干起“家庭电商”的还有许多,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兼职卖起了枇杷,“父母摘、子女卖、物流送”成为一都这个季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引进专业物流平台,助力‘家庭电商’发展,不仅提供农产品销售‘从地头到案头’的解决方案,还减少中间商赚差价,帮助农户增收,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一都镇镇长俞强说,未来,一都镇还将牵头对接,不断优化物流服务水平,扶持农户探索电商销售市场,进一步打开一都枇杷的“云市场”。
如果你也想品尝新鲜上市的一都枇杷,请扫二维码,登录“这里是故乡”电商平台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