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前洋村:垃圾分类让乡村更美

打造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样板村

2019-12-04 11:10:38  来源:福州新闻网

晋安前洋村:垃圾分类让乡村更美

智能化有机质垃圾处理设备将回收的厨余垃圾进行生化处理。

  福州晚报记者 何佳媛/文 陈暖/摄

  今年,福州城区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快人一步,让垃圾干湿分类成为居民的生活习惯。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作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村的前洋村。

  垃圾分类

  村民参与率逾90%

  2017年,前洋村获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2018年,前洋村被选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村,是我市仅有的两个试点村之一。

  走进前洋村,空气格外清新,村道整洁宽敞,随处可见绿树红花。和人们印象中路边随处可见垃圾,苍蝇蚊虫飞来飞去的农村不同,前洋村宛若一个干净的大公园,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

  在村民休闲广场的一角,一系列大设备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和智能化有机质垃圾处理设备。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主要由垃圾分类投放箱、积分操作后台、物品兑换机三大部分构成。积分操作后台为每户村民定制了专属的二维码积分卡,可实时了解村民垃圾分类及物品兑换情况。村民只要将二维码对准垃圾分类投放箱的扫描口扫描成功后,按相对应的垃圾分类投放箱按钮,即可投放物品。后台系统根据存放的种类和重量给予村民相应积分,积满一定数量的积分即可从物品兑换机兑换相应物品。智能化有机质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将回收的厨余垃圾(湿垃圾)进行生化处理,加入村中多余的藤蔓、荒草,最终转化为肥力强大的土壤改良剂。

  目前,前洋村垃圾分类覆盖率和知晓率达到100%,村民参与率逾90%,准确率达到70%,基本实现家家户户垃圾干湿分类。

  每日挨家挨户收垃圾

  前洋村的宣传栏上写着“垃圾分类齐动手 美丽庭院共创建”,还有垃圾分类歌、美丽庭院三字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村民做好垃圾分类。

  “以前的前洋村,路边随处可见垃圾。”前洋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晶说,“近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升。推行垃圾分类及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建设,我们对全村219户村民挨家挨户宣传、指导,讲明利害关系,做通思想工作。我们配备了垃圾处理保洁员,每日挨家挨户分类收运垃圾,并且把厨余垃圾加工成肥料。”

  年过六旬的村民李长荣说:“起初大家觉得不适应,不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分类,该怎么分类。村干部就到村民家里动员,手把手地教大家垃圾分类。我是老党员更要带头执行政策。现在,我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前洋村村支委郑新说:“村里的老人是垃圾分类的‘模范生’,不仅分得格外细致,还每日把家里的小型分类垃圾桶清理干净。”

  以“孝”治村

  邻里互助有爱

  除了培育垃圾分类的新民风,前洋村还培育了以“勤劳拼搏、踏实肯干”为核心的新民风,坚持以“孝”治村,邻里互助有爱。该村开展了整治乡风活动,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民主议事”“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内容纳入其中,推动村庄民主治理。

  前洋村综合服务场所内建有“24孝文化廊”,振兴党建广场内建有名言警句长廊。它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孝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村庄邻里互助有爱的和谐氛围。

  前洋村妇联组建了“姐妹乡伴”志愿者服务团队,指导庭院建设,帮助村庄内空巢、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协助村庄开展日常事务及开展各类文化宣传活动,使孝道精神在村内更广泛地发扬。每年年末,前洋村还公开评选在孝老爱亲、邻里和谐、敬业奉献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励村民践行新民风。

  未来,前洋村将以打造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样板村为目标,继续推行“一革命五行动”,发展农业产业,探索乡村振兴的“高级版”。

【责任编辑:马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