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大目溪村:摘掉“贫困帽” ,青山绿水产业旺
村民在溪滨公园的榕树下休息聊天。
福州新闻网11月18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张存金 林若野/文 记者 杨勇/摄)村口七棵树龄达三百多年的榕树屹立溪滨,路边的摩崖石刻和溪畔的亭台楼阁相得益彰;村内房屋错落有致,农田阡陌交错,农作物茁壮成长……昨日,记者来到闽侯白沙镇大目溪村,不仅看到了青山绿水,还看到了这里产业兴旺。
从曾作为水运中转口岸的繁华村庄,到经历村民流失、经济衰败的省级贫困村,再到如今的闽侯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最近12年来,大目溪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范体水的带领下,不仅恢复了青山绿水,还逐渐实现产业兴旺。未来,这里还将会展开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村里有了带头人
大目溪村地处大目溪下游,包含浮山、过溪、大目溪3个自然村。这里曾是福建北部山区古田、廷坪、洋里、大湖等乡村水运通商福州的中转口岸,商贾云集,闻名遐迩。随着115县道的修建,交通日趋方便,大目溪村随之繁华不在,不少村民不得不选择离开家乡打拼。2012年,这里还被评为省级贫困村。
村民的大量流失,引发村庄的迅速衰败。荒废的民房、杂草丛生的村道、随地丢放的垃圾……大目溪村不仅冷清没落,脏乱差的现状也饱受诟病。
范体水办过企业、跑过运输,个人事业小有成就,是村民眼中的大能人。也正因如此,2008年,在村里党员、群众的支持下,范体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紧接着,土地综合整治以及机耕路、灌溉水渠等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在全村铺开,村内外交通也被迅速盘活。
记者了解到,在2013年,村里修路要征用土地,范体水带头砍去自家园里的15棵橄榄树,不求任何补偿。此外,村里每次组织捐款,范体水总是捐款最多的一个。备受感动的村民自此也愈加团结,下定决心和村两委一同摆脱村子常年积贫积弱的现象。
“贫困帽”摘除了
大目溪村民们一直靠着山地和农田以种水稻为生,收入单一。为改变现状,村两委决定依托毗邻大目溪水电厂的优势,结合村内山地闲置的情况,先后主导引进了6家企业,并安置村民就业,有经济条件的村民还能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投资进行分红,以企业兴旺带动地方繁荣。
村民曾宁告诉记者,他原先在福州务工,虽然薪资不错,但一直惦记着家中的父母妻儿。2014年,神安玻璃项目被引进到大目溪村,效益良好,不仅安排了不少村民就业,还有外来务工人员也纷纷到此。2016年,他也回到家乡,到神安玻璃就业,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收入可观,还有时间照顾和陪伴家人。
2015年,村两委指派两名农技员在村内尝试种植茶油、甜橄榄等高价值的农作物,获得成功后在全村推广,有望在近一两年内实现收益。
在2015年村子摘掉“贫困帽”之前,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有不到3000元,“摘帽”当年,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多元,到了今年更是有望升至13000元左右。
每天早上7点多,80多岁的张正先都会和老伴一起,到村里的服务中心吃免费早餐。2017年,范体水提出为本村60岁以上老人、低保户、五保户以及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爱心营养早餐,并带头捐赠一万元。该想法也得到村两委、乡贤、村民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出资出力。同年10月开始,村里90多位老人有了一个免费早餐点。“未来,我们还计划提供免费午、晚餐给他们。”范体水说。
村里环境变好了
2013年大目溪村被列为闽侯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2015年又被列为新农村幸福家园示范点。
如今,变好的不仅有村民的生活,还有村里环境。
2018年,大目溪村进行裸房整治,全村共有36栋裸房完成改造,是闽侯县首批完成整治的村庄之一。
记者看到,经过整治的裸房,米黄色外立面搭配黑灰色坡屋顶,远望犹如“小洋房”一般。低保户黄依根告诉记者,他在村里住了几十年漏雨的老房子,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他家的房子被优先安排改造,做梦都没想到还有机会住进“新房”。
与此同时,大目溪村两委还利用村里的自然条件,建起了溪滨公园。沿溪新建的凉亭、观景台、步行道,以及点缀其间的各色花草,给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
计划发展旅游业
范体水说,不久前,大目溪村两委还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福建省闽侯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给村子争取到了高达3000万元的贷款额度,为村里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村两委计划发展乡村旅游业,规划建设温泉、公园、文化长廊、鱼池、水车等项目,并开发大目溪漂流,以此吸引游客。
“今后,村里的项目将越来越多,村两委也计划号召全民共同参与入股分红。对象限定为本村村民,每户限定一股,让低收入家庭优先入股,优先富裕。”范体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