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三个全覆盖”让畲村变“仙宿”
青山含黛,碧水潺流。暑期,不少福州市民带着孩子走进连江县东湖镇天竹畲族村游玩,一座座白墙黑瓦的畲风院落民宿错落有致,景观湖、畲药园、种植基地与畲家广场,共同构成一片和谐的田园风光。
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福州市,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全市拥有54个民族成分,2个民族乡,82个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约16.1287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95%。由于历史原因,85%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和文化事业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为推动少数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福州市将帮扶提升与促进内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持续补齐发展短板,扎实推进实施路径创新,促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福州市提前两年实现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的脱贫攻坚目标。
如今,在齐心迈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民族乡村再出发,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少数民族行政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天竹村曾经是个穷山沟,猪场、鸡圈、土房是村中最常见的主色调。为了换上了“新衣裳”,天竹村从环境整治入手,先后开展管线落地、公厕革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除环境整治外,天竹村还以“畲”为媒,打造具有浓郁畲族风情的特色村寨,先后完成全村60多座畲族民居改造,并建设畲族家风家训馆、知青楼及几十间精品民宿,发展以畲医药康养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
“现在村里变干净了,大伙的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都很高。”畲民雷兴珍深有感触:“不仅我们自己住起来舒服,外面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仙宿’越来越名副其实了。”
天竹又称“仙宿”,因景色如画,引仙人驻足而得名。天竹村的变迁,正是福州市持续加大民族乡村资金投入的缩影。为补齐民族乡村发展短板,福州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倾斜力度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性文件,持续加大对民族乡村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据初步统计,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市级以上少数民族专项资金超过7千万元。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福州市实现全市少数民族行政村通村道路100%硬化,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率85%以上,基本实现少数民族聚居区“县有三馆,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中心”,基本解决少数民族乡村安全饮用水问题,实现每个民族村至少拥有一所合格的村卫生所……
少数民族小学生助学金补助全覆盖
去年9月1日,位于福州市罗源县的福州民族小学迎来第一批新生,包括进城务工的畲族子女在内的500多名学生,在高标准建设的校园里,高高兴兴开启了求学生涯。
作为福州市唯一以民族冠名的小学,其顺利投入使用,是福州市积极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的缩影。学校按省级标准化要求建设,占地面积37.6亩,总投资8043万元,规划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共1620个学位。不仅在教学上对标高质量办学,还开设畲族服饰、银饰、八井拳等体验课程,传承优秀少数民族文化。
补齐教育短板是最有效的造血式帮扶方式。福州市率先提出对独立设置的民族小学、普通小学民族班和民族村的少数民族小学生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助学金,有力解决了少数民族教育不平衡问题。同时,在梳理总结多年的助学经验基础上,推动实现了全市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助学金实现补助全覆盖,即从2021学年开始,对独立设置的民族小学、普通小学民族班的少数民族小学生以及具有福州市农村户籍且学习和学籍均在福州市的少数民族小学生均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助学金,有效减轻了少数民族小学生的上学负担,促进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党员干部挂钩帮扶机制全覆盖
去年10月,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来到挂钩帮扶的永泰县富泉乡协星畲族村。“林宝金书记的到来,让我们对协星村未来的发展有了明确方向。”协星村驻村干部深受鼓舞。
作为永泰县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民族行政村,曾经也同大多数老旧村庄一样,单调且无特色。领导的挂钩帮扶和下派干部的带头,不仅强化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也促进了乡村振兴规划、特色产业发展、畲族文化传承、文旅项目策划、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
实际上,自福州市建立起立党员干部挂钩帮扶机制以来,成功实现了全市82个民族村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全覆盖,对带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建立少数民族村村主干常态化培训机制,每年均组织1至2次少数民族村村主干常态化培训班,确保做到所有民族村全覆盖,着力解决民族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干部队伍问题。通过民族政策宣讲和培训,增进民族村主干间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学习知识技能,开拓视野,不断提升民族村主干引领民族村全面发展意识和能力。
如今的协星村,一座座精致的小庭院错落有致,畲族文化氛围厚重,环境干净整洁,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肖郁哉 李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