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锡地村释放“锡”引力:古厝活化成锡艺馆 建设锡艺工坊
2025-03-22 11:10:47 来源:福州晚报
学生学习锡器制作工艺。潘慧晶 摄
洋里乡锡地村是闽侯县唯一的村民从事锡艺制作生产的村子,这里的锡文化传承已有千年之久。最近,村里将一处清代古厝活化成锡艺馆,以便更好地弘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锡地村党支部书记连东告诉记者,连氏的锡艺制作可上溯至宋代,村民们的锡雕工艺十分精湛,并世代相传,故将此地称之为“锡地”。
锡具有熔点低、易塑形、不生锈等特点,在偏远山区极受村民喜爱。在福建有“以锡办嫁”的民间风俗,特别是因福州方言中的仕、息与锡同音,因此有寓意“女婿婚后会出仕,培养外孙有出息”等美好祝愿。
除了日常为村民修补,锡地村的手艺人还经常为村民定制专用器皿等,如仪仗道具、生活日用品等。为传承弘扬锡文化,锡地村两委希望修复活化利用历史建筑。
正在改造的锡艺馆坐落于村中央,其前身是一座占地2800平方米、有118间住房的连氏清代古厝。连东介绍,锡艺馆分为历史展区、文化体验区、锡艺DIY工坊三个区域,致力于打造集锡艺展示、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于一体的游览示范点。遵循修旧如旧、存续历史肌理的原则,目前锡艺馆已完成一层木构部分“以旧修旧”修缮、电路改造及沟渠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二。同时,锡艺历史馆、茶酒文化馆、婚俗文化馆三个主题展馆的展陈布置也在推进,预计年内全面竣工。
不远处,与锡艺馆遥相呼应的是正在建设中的锡艺工坊。锡艺工坊占地430平方米,为两层建筑。在这里,游客可以观看匠人现场打锡,了解锡器制作过程,还可动手尝试制作锡器。目前,锡艺工坊主体框架已完工,正进行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陈秋霞)
【责任编辑:吴颖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