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女状元”逐梦田野——罗源新农人叶玉冰的故事

2023-09-19 08:01:55  来源:福州日报

金秋九月,乡村大地洋溢着喜庆和丰收的景象。18日,在罗源县飞竹镇鸡叫洋村,微风拂过,成片的稻谷在田野中上下起伏。“这片200亩的中稻还有20天就丰收了,保守估计可以达到亩产800斤以上!”农场负责人叶玉冰说着,弯腰拾起一根稻穗,细数粒粒饱满的稻谷,露出喜悦的笑容。

2年前,54岁的叶玉冰响应国家粮食生产政策,建起农场,成为一名“新农人”。她流转土地3000余亩,采用专业化、规模化种植方式,年产量可达900吨,产值约270万元,既解决了村里抛荒地整治及50多户农民就业问题,又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粮食800多亩,被村民们称为“种粮女状元”。

种粮“女状元”逐梦田野——罗源新农人叶玉冰的故事叶玉冰看着丰收的稻谷笑开了花。记者 石美祥 摄

自己干

昔日荒地变良田

“这片稻田两年前还是长满杂草的抛荒地。”叶玉冰自豪地说,她硬是靠着努力让这块土地彻底变了模样。

罗源县飞竹镇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田块呈“碎片化”,耕作效率不高,机械化耕作受限,加之许多农户外出务工,不少田地都抛荒了。

2022年,在上海做生意的叶玉冰回到家乡,她被眼前土地荒芜的景象所触动。“我是农民家庭出来的,看不得土地抛荒。”叶玉冰告诉记者,经过思考,她决定响应政府的粮食生产政策,回乡种田。在乡政府的帮助下,她在飞竹镇刘洋、仓前等11个村共计流转了2080亩土地。为了支持她回乡种田,乡政府还免除了前三年的土地租金。

土地有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么多地,传统的耕作方式无法满足,而现代化种植又需要大量资金。“你一个女人能种得了这么大一片田?”面对质疑,叶玉冰决心打破大家的偏见。她拿出积蓄,又募集了300多万元启动资金,决定大干一场。

她用拖拉机和和挖掘机在山路中开辟通道,引入南平市吴上有农机合作社的专业团队,采用机插、飞播等机械化耕作方式,效率大大提高,2080亩土地全部复垦。“苗种下后,遇上了超长雨季,连续86天都在下雨,我每天都担心稻田被雨水冲了。”叶玉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秋季,叶玉冰农场迎来大丰收,平均亩产达800多斤,每亩收入超1200元,再加上各级奖补,叶玉冰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20多万元的剩余。

创新干

科技助力产质双优

粮食丰收了,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叶玉冰干事的底气更足了。2023年,在罗源县农业农村局和乡镇的帮扶下,叶玉冰扩大生产规模,又流转1000多亩土地,还对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

在专家建议下,叶玉冰根据飞竹当地土地特点和土壤性质,选择野香优676、中浙优8号、甬优9号等优良品种,提升水稻品质。她还引进四川来的团队,带来旋耕机、无人机、播种机和插秧机等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全面推进机械化耕作,建设烘干厂房,解决了看天晒粮的难题,打通了粮食生产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今年还和飞竹镇农技站合作种植了100亩双季稻试验田,今年早稻已经丰收,晚稻预计10月收割,目前来看收成不错!”叶玉冰告诉记者,飞竹镇海拔高气温低,播种时间比海拔低的乡镇晚,加上人工播种收割速度慢等因素,农民一直都是种植单季稻。如今引入的机械化耕作加快播种和收割速度,为种植双季稻提供了技术支持。“晚稻丰收后,我们明年还要扩大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叶玉冰高兴地说。

带头干

引领村民回乡种田

“叶大姐真能干!我也跟着她回来种田!”看着叶玉冰的种粮事业有声有色,之前不看好她的村民们也被吸引了回来,加入她的种田事业。

叶玉冰是个爽快人,之前被说风凉话也不在意。她经常向周边其他农户传授种粮技术,还拓宽进山道路,将农机租给村民,让大家种田更便捷。加上政府的各种政策补助,“回家种田”在飞竹镇更有吸引力。2023年,叶玉冰带动农场周边农户种植粮食800多亩。

虽是机械化耕种,但人工亦不可少,叶玉冰尽量雇用村里的农户,解决了50多户农民的就业问题,让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找到了工作。

“我之前在福州的厂里打工,经常换工厂,不安定不说,现在年龄大了,工作也不好找。”今年61岁的刘洋村村民邓招祥表示,“现在就在家门口的农场上班,对年纪没有太多要求,每个月工资还有6000块呢!”

“政府对种粮的大力扶持,让我们种好粮更有底气。我要带动乡亲多种粮,更要种好粮,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谈到对今后的发展,叶玉冰信心满满。如今,她的农场已经注册了商标,印制了自有品牌的大米包装,接下来,她还打算把山里的甘薯、大豆、鸭蛋、竹笋等好东西都卖出去,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黄佳文 黄益辉)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