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龙舟村造“龙”有术

2023-06-05 15:49:47  来源:福州日报

  上周三,连江城关妈祖庙赠送马祖境天后宫龙舟交接仪式暨迎新船活动在凤城镇举行。活动上交接的新龙舟长19.98米、宽1.1米、重500公斤,可乘坐30人。这艘“吸睛”的龙舟由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方庄龙舟制造技艺”传承人方绍晃制作。

  方庄村是福建省有名的龙舟村,从明朝开始就有大量村民从事造船业。近些年,每年有逾200艘传统龙舟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大樟溪畔的方庄村,探寻龙舟是怎样诞生和传承的。

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龙舟村造“龙”有术

与龙舟相伴50余载,方绍晃仍坚守传统龙舟制作技术。通讯员 陈秋霞 摄

  精细工艺诠释工匠精神

  走进方庄村,此起彼伏的推刨声、切割声、敲击声不绝于耳。

  每年端午节前后,是方庄村匠人们最忙碌的时候。来到“龙舟世家”方绍晃家的制船厂,记者看到匠人们全神贯注于各道龙舟制作工序,空气中弥漫着木头的清香。

  “这里的木头应该再打薄些,这样船身更轻盈。”一位年过古稀的长者在船厂里耐心地指导着匠人如何优化工序,他就是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庄龙舟制造技艺(闽侯县)”的传承人方绍晃。

  和龙舟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方绍晃对制作龙舟有执著的追求。“慢工出细活,无论订单有多少,我都要坚持自己的标准。”方绍晃说,制造龙舟从选择原料到制作工艺都非常讲究,主要以杉木为原料,大多选取闽北山区树龄40年以上的再生林木。木料要经历一年以上的风干,确保湿度达到造船标准后,才能用于制作龙舟。

  一条龙舟从开始制作到最终完工,单人单工需要20多天,多人合作的话也需要一周左右。“最复杂的要数龙头的制作。需要用几十把不同的修光刀加工龙头,接着再进行切割、喷漆、上色等步骤,一颗新龙头才能诞生。”

  创新和匠心获客户倾心

  近年来,随着龙舟运动的兴起,竞赛型龙舟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将竞赛型龙舟做得更轻、划得更快,方绍晃等龙舟匠人到广东等地学习造船技艺,集众家所长,并跟踪了解每艘船在实际比赛中的表现,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竞赛型龙舟不同于传统龙舟,它对速度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我们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方绍晃说,他们设计生产的龙舟工艺精细、船型线条流畅、船头破水快、船尾消水好,助力多个龙舟队在竞渡中拔得头筹。

  难能可贵的是,方绍晃等龙舟匠人们将创新与传统完美融合:尽管制作龙舟的过程很繁琐,可匠人们还是坚持用斧头、刻刀、锤子、墨斗等老辈传下来的工具,纯手工打造龙舟,让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老手艺得以发扬光大。

  “我们家族从清末开始造船,世代相传,到我这里已是第三代。根据不同客户、不同水域的特色,精心制作出最优良的龙舟,这就是我们龙舟世家的坚持。”方绍晃说。

  不断创新和坚守匠心换来了客户的倾心:今年,来自五湖四海的龙舟订单飞到方庄村,仅方绍晃家接到的订单就比去年多了40多个。

  非遗技艺传承后继有人

  出门见水,举步登舟,人与水和舟结下了不解之缘。方庄村的龙舟制造技艺能传承数百年,得益于方庄儿女对龙舟质朴深厚的爱。

  十多年前,方绍晃还担心年轻人不愿继承衣钵,传承百年的龙舟技艺后继无人。就在他担心焦虑时,当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侄子方剑伟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龙舟匠人行列。

  一个大学生为何跑来干这种体力活?当初,很多人好奇方剑伟的选择。

  方剑伟心里清楚,制造龙舟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只要一听到龙舟鼓响,就会邀上几个小伙伴,跑到河边观看龙舟赛,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看到父亲、大伯他们在制造龙舟,我就忍不住想学。”方剑伟说。

  经过10多年历练,35岁的方剑伟已掌握了全部造舟技艺,不仅能独当一面,还正式接过大伯方绍晃的衣钵,成为方庄龙舟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龙舟制作,方剑伟还利用闲暇时间,“玩”起了微缩版的龙舟模型制作,发布到新媒体平台,收获了不少年轻粉丝。

  “虽然手工技艺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冲击,但我们传承龙舟制作技艺的热情不会冷却,手工技艺永远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方剑伟说,他希望在方庄村建一个龙舟制造和技艺推广展示馆,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为福州龙舟竞渡提供源源不断的“载体”,守住传统龙舟文化的根和魂。(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陈堡 林若野)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