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竹里村 乡村振兴节节高

2021-01-20 17:28:59  来源:福州新闻网

罗源竹里村 乡村振兴节节高

  艺术气息浓厚的竹里村畲族文化文创聚落。

  增添生气 打造“非遗大观园”

  近日,走进竹里村畲族服饰传承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兰曲钗和兰银才父子俩正在飞针走线、巧手绣花,靓丽的凤凰装挂满屋子。

  罗源畲族服饰(凤凰装)文化积淀深厚,1975年被指定为全国畲族女性服饰的代表装,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20多年前,畲族服饰曾濒临消亡。“原先,不论下地种田,还是吃饭串门,大伙都穿着畲服,后来,畲服压箱底了,做衣服的人就更少了。”畲民兰曲钗说。

  文化要振兴,关键在人才。“祖上数代都是畲族裁缝,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不能丢了老手艺。”作为国家级非遗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的兰曲钗,从13岁开始学习绣制畲族服饰,凭借高超技艺赢得了“畲族第一绣”的美誉。近年来,兰曲钗的儿子兰银才接力创新,借助微信、抖音等渠道宣传凤凰装,并在第五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展中斩获“中国畲族服饰优秀传承人”“最具匠心传承奖”等多项大奖。

  为了振兴这项技艺,父子俩还坚持收徒、传艺,带动村民发展畲服。在村里的支持下,兰曲钗把家打造成畲族服饰作坊及传承示范基地。如今,该基地平均每年会有近5000件订单,创造了400万元营业额。

  制作凤凰装的腰带需要蚕丝,为了确保蚕丝腰带“有丝可用”,54岁的“织女”雷妹金6年来养蚕数万只。作为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边打工养家,边配合兰曲钗父子,编制蚕丝腰带、养蚕缫丝、种麻织布。

  “小时候奶奶和妈妈缫丝时,我就给她们打蒲扇,可不敢凑太近,怕风大把细丝吹断了。那时人们缺衣少穿,全靠各家自行织苎布做成衣裳。”对于雷妹金而言,那些丝在外人看来或许不值钱,却串起了畲家女子的一生,从长成到出嫁、为人妻、为人母,她们将每个时期的心事都托付给手中的纺锤和丝线,织进少女的腰带、新婚的嫁衣、闺女的新装中,直到锁进深深的抽屉里。

  在雷妹金和兰曲钗等人的努力下,2019年,罗源凤凰装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从小山村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

  为了让“藏在深闺”的竹里村有生气,村内还打造了畲族文化公园及畲风堂展示馆,传承展示畲族文化,为村民和游客打造“非遗大观园”。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