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前华村“新厝邸”: 海轮载布匹 回乡换“金屋”

2020-08-27 17:19:08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清前华村“新厝邸”: 海轮载布匹 回乡换“金屋”

  六扇厝中的天井。

  福州晚报记者 翁宇民 刘琳/文 陈暖/摄

  福清市江镜镇前华村194号的六扇厝,当地人也称之为“新厝邸”。这一称谓中“新”的由来,大概是乡人对前华村“量腹而食,度足而居”旧景况的一种感慨。岁月沧桑“,新厝邸”也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它的石条红砖早已不能算新。但老一辈栉风沐雨下南洋建起的厝邸,其中蕴含的勤劳拼搏、爱乡爱家的精神,对于子孙后人仍有常读常新的滋味。

  如数寄回乡。在家的三个兄弟出力,前后历时二十多年,建起毗邻的两间大宅。

  何昌枝在南洋拼搏数十年后,带着子女归乡养老。何昌灿一支至今留在南洋,经营橡胶、塑料产业,但他们仍与家乡联系热络,并时常回乡探看亲友。前华村每有修桥铺路,他们也必捐资捐物。

  “地瓜村”的下南洋模式

  旧时候的前华村什么模样?前华村地处江镜南部,这里属于丘陵红壤,土地贫瘠,淡水资源稀缺,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

  在前华村出生成长的联合国前粮农组织副总干事何昌垂在《我的联合国之路》中写道:我记忆中的前华村十分贫困,是全县出名的“地瓜村”。一般年份,村民还把从海里捕捞的鲜鱼海蟹拿到30里外的龙田镇上出售,换些油盐酱醋;但每逢天灾,尤其是大旱之年,“地瓜难果腹,糠菜半年粮”。

  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由于维生艰辛,前华村人有不少选择了背井离乡闯荡南洋,以改变人生和家族命运。新厝邸的建起,是江镜人下南洋的一个典型标本。

  前华村何氏十六世祖何必釮育有五男,长男何昌枝,次男何昌灿,三男何昌霖,四男何昌寿,五男何昌星。其中老大何昌枝与老二何昌灿,都走上了下南洋的道路。他们于蕉风椰雨中拼搏,靠着苦干,更靠着福清人传承了千年的与人为善传统,在造福陌生土地的同时,也为自己攒下了钱。他们在南洋省吃俭用,余资如数寄回乡。在家的三个兄弟出力,前后历时二十多年,建起毗邻的两间大宅。

  何昌枝在南洋拼搏数十年后,带着子女归乡养老。何昌灿一支至今留在南洋,经营橡胶、塑料产业,但他们仍与家乡联系热络,并时常回乡探看亲友。前华村每有修桥铺路,他们也必捐资捐物。

福清前华村“新厝邸”: 海轮载布匹 回乡换“金屋”

  江镜镇前华村194号的六扇厝鸟瞰 。

  百余斤黄金“砌”起大宅

  带记者走进这间古厝的何凡,是何昌枝的孙子。何凡介绍说,新厝邸实际由东西两座组成。东座于1937年起建,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两层共24间,建造历时两年又六个月。西座于1957年元月奠基,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两层共36间,历时三年整。东西两座连同前后埕、附舍,占地面积合计逾1800平方米,时耗黄金一百余斤。

  为什么新厝邸的建资是以黄金来计量的?何凡向记者讲述了何昌枝与何昌灿的南洋之路,以及这些“黄金”的由来。

  上世纪30年代,何昌枝和何昌灿先后踏上赴印尼的海路,最后驻足泗水。兄弟俩从小本生意做起,肩扛布匹徒步沿街叫卖,节俭度日。数年后,他们的小本生意渐有起色。兄弟二人开起牛肉铺和金饰店,生意日隆。由于当时印尼与华货币不通,兄弟两人先是将钱换成布匹,寄轮船运回,再由家乡的亲人将布匹换成钱,用于购买建材。有时他们也直接托人带回黄金。陆陆续续在二十多年间,兄弟二人寄回的货物价值百余斤黄金。

  有了黄金屋,仍求圣贤书

  建厝的资金有了,祖孙两代联袂主持,倾五兄弟之力,东西两座六扇厝得以顺利建成。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建房还得到很多乡邻的无偿帮助。何家为来帮忙的人提供餐食,大伙齐心协力将房子建起。

  并且,东西两座建造时间虽然间隔了20年,但居然是出自同一拨工匠之手。因此,东西两座格局一致,工艺相似——均为当时流行的莆仙民居风格。土木结构的两座六扇厝主体建筑为红砖白墙的二进式院落,厝中为天井,附设书院及耳房。

  入户大门的压顶石均采用浮雕工艺雕琢,有题字,绘禽兽、花鸟、鱼虫,图案古博,刻工精细;厝内门墙厅壁、斗拱飞檐,其木作也十分精美。

  何凡还特地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家族的书房。虽然家族中子孙众多,他们还是从居室中拿出一间采光通风都上佳的房间,供子弟读书专用。这间房中刷着明亮的黄色、蓝色油漆,并且墙上写满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劝学格言,显示了他们对于知识与文化的追求。何凡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族内学子人才辈出,“我的侄儿何宇欢,是2018年福清高考文科状元,现在就读北京大学。”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