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琅岐:“葡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0-07-17 15:58:29  来源:马尾的事儿微信

  又到葡萄成熟时,“闽江口明珠”琅岐葡萄飘香。连日来,琅岐岛各个葡萄园一派繁忙,一箱箱刚从果园采摘下来的葡萄,正送往各地消费者手中。从露天种植到大棚种植,从原先的试种,到如今的连片种植。作为马尾区最早引进种植葡萄并取得成功的乡镇,如今的琅岐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特色镇”。

马尾琅岐:“葡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葡萄种植面积达4000亩,有6万多人的经济收入与葡萄产业息息相关,还辐射、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琅岐岛作为“国际生态旅游岛”,其葡萄亩产量近年来保持均衡发展,品牌树立、标准提升以及农旅结合等齐头并进,走出一条具有马尾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马尾琅岐:“葡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引进——种下希望种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面环江,东临大海,阳光充沛,土地肥沃,琅岐岛具有自然条件优越,如何将生态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这也一直成为村民头疼的事。

  1990年前后,琅岐不少农户开始率先种植巨峰葡萄,从此改变了单一福橘、西瓜、甜瓜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模式。2000年左右,万叶园等率先引进夏黑等提子品种。2007年,建瓯人叶志平等人举家来到琅岐岛,又引进早玉、香妃等葡萄品种,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行规范管理,开展大规模多品种经营模式,这也开启了琅岐葡萄产业种植新篇章。

马尾琅岐:“葡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十多年的时间,从最初的试种几亩开始,到如今葡萄遍布琅岐岛镇,种植面积共约4000亩。“以万叶园葡萄园为例,最初只有十多亩,品种也比较单一,如今果园占地100亩,其中葡萄有80亩,里面有夏黑、早玉、香妃等10多个高端品种。”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马尾琅岐:“葡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沿着琅岐环岛路一路前行,远远望到葡萄大棚,便已经到了琅岐新金东农场葡萄园,大棚不仅成了沿线“地标性”建筑,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精耕——端稳增收饭碗

  琅岐“葡萄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向“精”,这些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从无到有,解决的是有没有饭碗的问题,从劣到优,则是解决饭碗如何端得更牢靠的问题。农民对技术、市场缺乏了解,这种局限性存在很大的风险,多年来,马尾政府积极发挥作用,主动作为,指导果农在技术上一次次的改良,品种优化,进而确保了品牌和市场。”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精耕葡萄产业,琅岐岛主要依托先进科学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琅岐的新金东农场,仿若一个农业工厂,钢化塑料大棚下,果架整齐排列,另一边,农机能在农田间自由行驶,同时有机肥等现代技术手段被用于葡萄产业的转型升级。

马尾琅岐:“葡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种葡萄不能闭门造车,哪里有新品种、哪里就有新技术,我们都要了解、都要学习。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大棚种植,与露天葡萄相比,能极大程度地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从而大大减轻农药污染、提高坐果率进而改善葡萄品质。”新金东农场主周华官有感而发,他表示,园区施用的是有机肥料,采用的是物理和生物相结合的防虫技术防虫、治虫,整个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种植出来的葡萄属于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推动下,琅岐岛很多果农开始为特色水果上“双重保险”,更加注重葡萄品质维护。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果农都开始抱团发展,从果园到消费者舌尖上,自觉从源头把控品质,加强产品包装,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精准营销推广。“品质有保障,回头客多了,销量自然不用愁了。”

  转型——振兴葡萄产业

  早期,琅岐葡萄销售市场仅限于马尾地区及邻近区域。如今,一到葡萄丰收季节,在琅岐岛总能见到很多游客的身影,这得益于“互联网+农业”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很多农户借助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进行推广。“线上+线下”双管销售,这使得琅岐的葡萄不仅卖得好,也销得远。

马尾琅岐:“葡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让葡萄产业得到更大发展,马尾提出了全产业链和以农促旅等多渠道的发展方式。下一步,琅岐岛葡萄产业发展还将通过农产品品牌建设,结合科技技术支持,打造出集立体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以及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态,进而把琅岐岛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马尾琅岐:“葡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琅岐葡萄产业,已从粗放型种植朝精品化之路迈进,带动了相关物流、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葡萄能更好地走出马尾、走向全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薛海云 文/图)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