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08-21 08:35:16  来源:新福建

黄华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年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定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增加值1098亿元、比增3.8%、两年平均增长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79元、比增16.7%、两年平均增长9.6%,各项重点工作全部实现“双过半”。

  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日,记者专访了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华康。

黄华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记者: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全面部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黄华康: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我们正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决策部署,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

  记者:今年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如何?

  黄华康:今年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工作,组织开展“百名干部基层蹲点一个月”抓落实促发展行动,全力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

  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稳”的地位突出显现。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春粮喜获丰收,夏粮丰收在望,全年125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03万吨粮食产量任务可如期完成。党在农村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保”的作用有效发挥。重要农产品量足质优,果茶菜菌、肉蛋奶等产量稳中有增,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99.4%,保持全国前列。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没有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农业行业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增幅居全国第二,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进”的动能不断增强。产业提质增效,上半年现代农业项目新增投资181亿元,打造了农业特色产业百亿强县9个、十亿强镇29个、亿元强村61个。改革激发动能,省委深改委下达的年度12项农业农村重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承包地“三权分置”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壮大。乡村振兴迈出新步,“十大行动”年度114项重点任务序时推进,“百镇千村”试点工程深入实施,打造形成200多条乡村振兴示范线。

黄华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云霄县佳洲岛高标准农田。戴园笙 摄

  记者:福建生态环境优越、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福建如何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黄华康:要立足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打造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十四五”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

  注重优化产业布局,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为抓手,加快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打造更多农业产业百亿强县、十亿强镇、亿元强村,促进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聚发展。

  注重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农业良种化、生产设施化、服务数字化,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普及绿色高产高效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农业智慧园和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注重加快三产融合,突出加工增值、品牌营销、产品流通、功能拓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场地初加工,完善配套冷链物流设施,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升级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记者:今年是乡村建设行动元年。福建将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黄华康:切实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大真金白银投入,力争“十四五”末农村卫生厕所全面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有效处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5%以上,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不断改善乡村面貌,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坚持规划引领,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明确村庄分类布局,落实“多规合一”要求,三年内实现全省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和搬迁撤并等不同类型村庄特点,结合村庄自然条件、发展水平等,确定农村改厕、污水垃圾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模式路径。

  坚持项目带动,围绕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管控等6个方面,策划实施一批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项目,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

  坚持共建共享,落实村务“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机制,完善“互联网+”监督平台功能,引导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果。

黄华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处处焕发着新的生机。林辉 摄

  记者: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我们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呢?

  黄华康:我们要坚持“四个不摘”,落实5年过渡期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促进脱贫群众加快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一键报贫”等平台作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着力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聚焦改善发展条件,倾斜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全面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着力深化闽宁对口协作,弘扬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精神,持续深化对口协作工作机制,推进科技创新、贸易投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更广阔领域的交流合作。

  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全面深化“百镇千村”试点示范,完善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等制度,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加快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走符合福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钟培培】